“采集各座变电站数据传到自动化系统,展示给电网调度监控人员,再由他们根据电网情况下达相关操作指令,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电网调控提供技术支撑。”说到自己的自动化运维专业工作,张红卫这样简洁描述。 换句话说,在庞大的电网系统中,张红卫和她的班组伙伴们,完全可以称为“幕后英雄”。 张红卫,国网泸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四川省电力公司自动化专业优秀技能人才。今年10月,她即将退休,告别用心付出多年的岗位。 自考英语派上大用场 微波通信值班、载波通信值班、总机值班,再到后来堪称技术高大上的自动化运维专业,自1988年在泸州供电公司参加工作起,张红卫的职业经历,恰好见证了电网通信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更替升级。 站在最初的高中学历起点上,从事着最基础的通信工作,张红卫学习提升自己的梦想并没有熄灭。她选择了最为艰难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路,更选择了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但自己却很感兴趣的英语专业。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相继获取了大学专科、本科英语自考文凭,也称得上一枚“学霸”了。 在前些年,企业员工学历提升还受限于工种等因素。曾经,张红卫的这份来之不易的英语文凭也就遭遇过不受认可的尴尬,好在后来政策得到了调整。 “不过,自学了英语对后来的自动化专业工作带来的帮助真的太大了,简直有点‘歪打正着’”张红卫感到非常欣慰,“现在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所有的操作系统版本全是英文,但自己使用起来却得心应手。自学英语的那段经历,对自己专业工作的学习能力提升和锻炼也打下了基础。” 半夜遭遇大狼狗 2004年,张红卫转岗到自动化运维专业。同以往的几个工种相比,完全跨专业,工作业务内容差别巨大。 学习、请教、摸到活路干,张红卫回忆说,当时,为了跟上全新的节奏,没得捷径可走,只有遵循这样的路子。 作为当时班组唯一的女同志,张红卫索性把自己当成男同志,钻电缆沟、放电缆、接线、信号接入、调试等等,边学边摸索,从220千伏杨桥变电站远动屏技术改造,到110千伏玄滩、九支变电站RTU自动化终端采集装置改造,以及更多的建设改造项目,一路摸爬滚打,一路实际操作,成为自身专业工作能力逐步提升的唯一“诀窍”。 对自身考验最大的当数2012年,正是这时担任自动化运维班班长的张红卫,迎来了自动化主站系统改造的庞大业务。当时,又正值自动化主站和站端业务分开,班组仅剩3人,却面对50多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接入调试,压力巨大,每天晚上九、十点下班就算最早的了。根本无暇顾及正上高中的儿子的学习、生活。 那一段的忙累之后,张红卫却也感到高兴,因为那时,也是技术成长积累最快的时期。 为了确保电网调控安全可靠,自动化运维专业人员还实行24小时值班方式。遇到故障,不管下班还是半夜时分,也不管打雷下雨,班组成员都必须第一时间赶赴处理。 2018年9月中旬的一天,张红卫在处理系统突发故障至半夜以后,由于年龄及身体原因,回家后再也无法入睡,接连失眠时间竟然达十余天,一直到国庆节好好休整几天后,睡眠难题才慢慢调整过来。 更惊险的是,一天深夜,完成抢修加班回去的路上,突然遭遇一条大狼狗,惊吓之余,只得一路狂奔,左冲右突,才有幸躲过了那条异常凶猛的大狼狗的袭击。说到这里,张红卫至今心有余悸。 难以割舍的牵挂 从IES500,到SUPER2000,到OPEN3000,自动化主站系统不断更新换代。 2013年后,调度数据网建设、二次安防系统改造等,对自动化运维专业知识结构再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不说自己岁数大了,只有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才能跟得上技术更新换代的快节奏!”张红卫明白这个道理。 钻研理论,付诸实践,送年轻员工外出培训,再由他们回来当老师,大家一起攻克技术问题,逐步熟悉基础维护工作。张红卫说,班组成员的桌面上,堆砌最多的正是厚厚的一沓沓专业书籍。 面对新挑战,作为班长,张红卫坚守着实实在在的做法。 目前,仅有5人的自动化运维班担负着OPEN3000、二次安防等共计20余套系统的运维及突发抢修任务。 “看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特别是经历过大型系统故障处理,更能得到锻炼。”引领班组内参加工作年限相对较短的年轻员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张红卫用的正是这样并不新颖却管用的方法。 面对大型故障抢修时,张红卫揣摩到年轻员工的紧张心理后,耐心开导他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慌乱,鼓励他们专注故障,判断准确,处理迅速。 面对当今巨大的工作压力,说起即将到来的退休,不少人都是期盼的。但是,张红卫说,想彻底休息也不差这几个月,自己安心站岗到最后才是最好的选择。她考虑更多的倒是一份难舍的牵挂——希望班组的年轻伙伴们继续在学中干、干中学,在为泸州电网调控提供技术支撑的路上,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得到快速成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自动化专业管理创新成果入选四川省电力公司典型经验库,四川省电力公司“五星级班组”,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全先进班组,四川省电力公司自动化专业竞赛团体第二名……张红卫说,每一份闪光的成绩,都来自自动化运维班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更成为一份份激励大家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 (张跃)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