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美丽新山拂新风

发布日期: 2019-05-10

 

  帅扎营种养殖合作基地、葡萄采摘园、山坪塘休闲垂钓……5月6日,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过一个小山坡后,来到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的入目所见。

  一直往村口走,干净的水泥路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穿过山坪塘休闲垂钓,来到村文化院坝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静谧而有活力。

  看到这些场景,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村”“上访村”。

title

  提起过去,朝天区纪委副书记王盖明感慨颇多:“过去因为穷,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抱团到区纪委上访,一个月不少于10次。”

  “三年前,驻村工作队才来的时候,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206户人有32户贫困户;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村民可以收土地租金、务工费、分红。”来到村文化院坝,1名村民指着村务公开栏说,以前,盐巴钱都要背包谷到镇上去换钱买,村里有些媳妇都被穷跑了,现在看到村里的变化,很放心。

  王思国是新山村3组建卡立挡贫困户,因母亲患慢性病,长期需要治疗导致家庭贫困,每当农事干完后,有事没事打点小牌,2016年妻子嫌弃他好吃懒做,穷怕了,选择离婚,丢下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离开新山村。

  “被动脱贫,好过一阵子;主动脱贫,幸福一辈子。你成天不理事,谁愿意跟你劳苦受累。”王思国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国网广元供电公司派来的驻村书记杨奇国给他说的这句话。

  杨奇国的话点醒了这个“懒汉”,2017年国网广元供电公司为他送了50只鸡苗,卖了4000元钱,坚定了他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2017年大年三十夜,王思国主动请缨,成了村合作社的养殖技术员,帮忙管理8000只跑山鸡,每月5000元工资。

  “脱贫标兵,王家大院改写贫困历史……”在村委宣传栏上,手抱灰机,头戴斗笠的王思国笑得合不拢嘴,他成了2018年最美新山人之一。

  农民夜校学技术、水果采摘园务工、合作社养鸡、办农家乐……短短3个月,虽然王思国瘦了20斤,但他的生活更充实,思想更富有,成功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title

  富口袋、强精神、富脑袋。近几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送文化进村,举办最美新山人等活动,选出致富能手、和谐人家、新山好人、孝敬楷模等身边模范,推动了乡风文明,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思想。

  “这几年,大家都愿意跟着村干部和杨书记改变我们小山村,忙着发展产业,哪有时间和精力上访。”正在产业园除草的村民王明笑着说。

  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这几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新山村发展多元化集体经济,形成了水果、养殖、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2018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突破10万元,人均125元。

  日子一天天变好,村子一天天变美。在新山村,主动脱贫这一股新风,吹进四邻八方,改变了全村798人的精神面貌,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近几年,村干群齐心协力,村容整洁,群众上访事件为零。蜕变成了四好村、农旅文融合发展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幸福美丽新村。(李恒惠)

  信息来源:国网广元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