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担当有为的匠心传承人——王杰

发布日期: 2019-05-06

 

 

  李安导演在电影《饮食男女》中说: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俗语又有云,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他在二十年的工作中始终自我加压,不断赶超自我,他有一副出生不怕牛犊的韧劲。二十年的青春年华,激荡起不平凡的人生;二十年的时光积累,铸就出匠心技艺。他就是国网乐山供电公司员工王杰。

  4月25日14时30分,乐山市第七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乐山金海堂大酒店隆重召开,王杰作为电力系统唯一代表,荣获乐山市第七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title

  严谨中抓细致细致中重细节

  2017年12月5日凌晨2时,夜晚寒气逼人,公司办公楼只有王杰的办公室还灯火通明,他与同事正反复对母线槽设计图修改,要赶在上班前把设计图交到成套班人员手中,对设备进行生产。6时许,天空泛白,但他毫无睡意,对母线槽设计图作最后的确认。

  在乐山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配电室母线槽增容工程中,因母线槽在设计、制作及施工中连接后的精确度正负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而且在施工这几天里,每天还必须按时供水。时间紧,任务重,王杰带领同事们晚上反复到现场进行测量,再回到办公室反复设计、修改,凌晨时分,设计图如期出稿,他才长长舒了口气,来回搓着已经快僵硬的手。

  连续3天晚上紧张施工,王杰一直盯在现场,指导施工班组进行安装,圆满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减小了对城区市民用水的影响。

  王杰虽然已疲惫不堪,但他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同事林桥说:“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细致而非常执着的人,也带出了很多技艺精湛的徒弟,他在日月积累中成就了自己。”

  实践中积经验创新中出成果

  王杰既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也是一个拼命三郎。2017年8月,一场狂风骤雨袭击了乐山地区,导致城乡多条线路故障、大量电气设备受损,公司全体员工连续奋战半个月,才得以全部恢复正常供电。

  针对设备受损情况,设备改良迫在眉睫,王杰把受损箱体拆解,琢磨、研究、分析,在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上不断摸索,加上自己的技术积累,带领同事们一同对配电产品努力进行技术革新。通过他们不懈努力,多次尝试,先后设计开发出:DFW10-K系列金属封闭高压电缆分支箱、800千伏安(YB)系列预装式变电站、新型智能表配电箱、柜,以及乐山城区智能表改造方案的设计等。这些经过技术改良的配电箱柜很快投入到城农网建设之中,运行效果良好。

  从此,地埋电缆线路开关箱体比以前更小,操作更实用、简便灵活,既减少成本支出和占地面积,又增强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受到单位、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因此,在2018年初,他所带领的成套班荣获2018年乐山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工作中不能只是机械般的干活,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是源于平常的积累、平常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王杰回顾二十年的工作经历说到。

  困难中系灾民奋战中显真情

  奋进中结硕果,担当中见初心。王杰作为成套班的技术领头人,一直坚持严格自律、积极进取、踏实工作,不忘初心,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总是冲锋在前、迎难而上。

  2008年5月,受汶川地震的影响,震区的线路、电气设备损坏严重,需要大量更新电气设备。公司接到上级下达的抗震救灾任务后,王杰又一次挑起重担。

  在紧急而有限的工期时间里,王杰立即根据要求,组织设计、安排生产,吃住在公司,与生产部门同出同进,加班加点连续奋战50多天,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电器设备生产任务,确保了地震灾区人们的及时通电所需的电气设备物资。

  “小王,灾区用的配电箱上车前,要再次检查箱内线路有无破损、螺丝是否紧固,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反复检查,确保产品质量过硬。”王杰告诉笔者,震后天气不好,时而雨天,时而炙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工作服不是被雨淋湿,就是被汗水浸湿,每次工作服还是润的就又换上了。但为了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用电,累点、辛苦点是值得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王杰在公司工作近20年的时间里,作为生产技术领头人,将自己所累积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员工,并现场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成套班很多员工在这种“教科书式”的生产工作中,得到迅速成长,成就了一批公司技术骨干人员,他就是担当有为的匠心传承人。(郝佳玉 蒋兆明)

  信息来源:国网乐山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