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在完成供区各县的城区及周边居民用户智能电表换装改造之后,开始向偏远农区牧区挺进。1月22日,红原大草原深处的色地镇全面完成智能电表换装。至此,该镇居民将享受到国家电网更稳定的供电、更优质的服务和更便捷的用电。 村民期待更优质的服务 提到为村民解决用电故障,色地镇茸塔玛村的村电工卓玛甲就感到头疼。“为什么修好之后很快又出现故障?”乡亲们经常向他提出质疑。只是上过几天学、文化水平不高,而专业技能上也不过参加了半个月岗前培训,仅仅掌握一点基本线路检修操作的他,在村里的供电线路维护工作上,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阿坝州地处高原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在阿坝电网纳入国家电网统一管理之前,各县供电企业人手匮乏,服务能力较弱,无法确保所有用户都服务到户。对于色地镇这样偏远的农区牧区,县级供电公司通常只服务到各村的高压关口。而关口以下到用户的线路维护以及村民电费代收等工作,则由当地乡镇和村委会指定的村电工负责。在色地镇,镇政府和各村指派了卓玛甲等7人担任村电工,负责全镇三个村、1400余户村民的用电服务。 一直在本乡本土生活的村电工,受当地民风民俗制约,对村里的供电服务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实施,用户私拉乱接,甚至偷窃电的现象屡禁难止。另一方面,村电工受制于自身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日常设施维护工作不专业和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供电质量。 如果遇到村电工无法解决的用电故障,则只能打电话请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救场。色地镇在大草原深处,是红原县最偏远的镇,距离红原县城近100公里,如果遇到冰雪季节,专业人员来一趟动辄需要三五个小时。 “村民都希望能够纳入国网直接服务的范围。”卓玛甲说道,因为供电质量不如意,邻居们没少奚落他,村电工们处境颇为尴尬。 政企高度重视纵深推进 如今,色地镇要纳入国网直接服务的范围,只需要全面使用智能电表即可。“对于色地镇这样的偏远地区,加快推进智能电表尤其有必要。”阿坝公司负责人表示。 相比传统电表,智能电表更精确,而且增加了自助缴费、余额查询和远程信息采集等功能,从技术上克服了偏远地区必须依赖村电工收费和服务的问题。 阿坝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指示,全面实施电力扶贫项目,从2013年起就启动了全州智能电表换装项目。松潘县政府率先出台文件,推动智能电表换装,其他各县也纷纷推进。州县两级公司针对州内实际情况,首先在人口集中、数量庞大、改造难度较小的供区各县县城及周边区域实施改造。 截至2018年底,阿坝州智能电表换装量突破10万大关,达到133299只——基本完成了全州各县县城及周边区域的覆盖。 2019年1月初,阿坝公司持续奋战,组织营销服务精干力量近70人,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和3500余米高海拔作业的艰苦,将智能电表换装工作向色地镇纵深推进。 时间已经临近春节,为了保障项目安全迅速有效的实施,阿坝公司领导多次深入色地开展督导,同时派出帮扶队全程协助工作。作为属地单位,国网红原县供电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坐镇现场指挥,营销服务人员也住进色地,跟进换表工作,同步为用户立户办卡。 1月22日,色地镇1485只智能电表换装全面完成。 幸福富裕生活指日可盼 藏族青年华丹多杰一家在色地镇上开了个小饭馆,为到草原上旅游的客人提供简单的餐食,家里配了冰箱、电饭锅、电视、电热炉等电器,生活离不得电。打听到智能电表安装好后供电将更加方便,而且即使出现用电故障,专业人员也会很快来修复,他飞奔回家,跟家人传递这个喜讯。 红原县供电公司将色地镇各村用户纳入直接服务范围后,对这里供电情况开始更密切的关注,发现设备故障也将及时予以解决;村民们缴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自助缴费,有效避免了村内供电线路粗放管理导致的线损摊高问题。至此,色地镇居民也开始享受到智能电表提供的公平、便捷、实惠的供电服务。 供电服务提升了,这个阿坝州旅游环线上的小镇居民们,生活会更加方便,挣钱的门道会增多,幸福富裕的生活指日可盼。 据了解,完成色地镇智能表覆盖是阿坝公司打响居民户表智能改造向偏远地区挺进的“第一役”。目前,全州供区内智能电表覆盖率已近70%,力争在“十三五”末实现全覆盖。(李西洋 黄世涛) 信息来源:国网阿坝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