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被抽去脊骨的白色巨蟒,如果没有这条并行而建的供电线路,长达170余公里、横贯川西北高原东南麓、盘桓在高山峡谷冰雪丛林之间的庞然大物——汶马高速公路,将气息奄奄。 2019年1月底,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马尔康市连接东南门户汶川县,并贯通省会成都的高速公路,经过四年多艰苦建设,终于完工,具备通车条件。 “通电,是高速公路通车的前提和保障。”汶马高速建设公司总经理羊勇说道,汶马高速桥隧比超过50%,大量的隧洞需要照明、排风,没有供电这条公路将无法运行。 然而,在保障高速顺利通车的背后,电力建设者们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鏖战高原信念战胜困苦 波涛奔涌的杂谷脑河岸,陡峭的山峰栉比矗立,守望着千百年来的世事变迁。距离理县县城不远,有一座尤为陡峭险阻的山峰,山体的植被在一年一年风雨侵蚀之下逐渐剥落,裸露出了褐黄色的泥土。不知是什么时候,人们发现,裸露的泥土模模糊糊组成了个像汉字一样的图案。慢慢琢磨,有人认出来,这是“困”字。从此当地人把这座从未有过名字的山称为“困山”。 为汶马高速公路提供电源支撑的汶马高速35千伏永临结合电力主线工程(以下简称“汶马高速主线工程”)11标段13#铁塔,就立在困山之上。而铁塔建设的过程,也深深的诠释困山之“困”。 上山没有路,车到不了组立铁塔的地点,塔材、导线等材料器具的运送只能用骡马从工人们提前临时开辟出来的便道上驮上去。“有一次要运一卷重达800多斤的导线,材料无法分割,只能整个运送。差点没把马儿累死。”国网阿坝供电公司所属的四川嘉盛电力建设公司是汶马高速线路工程的施工单位,该公司工程部员工冯龙腾担任汶马高速主线工程项目经理,谈到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恶劣条件时说。 “山很陡路也陡,上山的路,每个湾都是回头湾。遇到运送太大太长的材料时,工人们是前拉后推、左护右援,就像蚂蚁搬家。每绕一个湾都像是在打一场苦战,运一趟材料要绕好几十次弯。”冯龙腾还说。 困山之困,只是工程施工困难的一个典型,汶马高速主线工程和嘉盛公司承担的部分支线工程总共须组398基铁塔,总线路长130余千米,艰难的任务比比皆是。 C5~C10标段的16#塔,位置在汶马高速北侧一座高山背面的悬崖上,立塔点同样不通公路,从最近的停车点走上去需要三个多小时。骡马须先把架设索道的材料运上山,再用索道运送材料器具。 16#塔立起来之后,就像指向天空的一根食指,从山下的汶马高速上看过去,只有指尖露出山顶。 材料运到了作业点,剩下的工作也不轻松。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早晚气温低至零度以下,全天可施工时间只有短短的七八个钟头,工人们必须利用好这每天极短的时间加快施工;高原山麓多是长满了长长的硬刺的灌木丛,在刺丛中穿梭作业,即使有厚厚的防护服,一天下来双腿上也布满了血痕。 争取支持,破解协调难题 “真正难的,还不是施工条件的恶劣,而是各种各样的协调。”冯龙腾从2018年10月份开始接手该工程,几个月以来艰难的协调工作让他没有一天安稳过。 汶马高速线路工程主要途经的汶川、理县是民族聚居区和“5·12”地震受灾区,也是人文自然景点相对集中的区域,各方面情况比较复杂,当地群众利益诉求较多,施工作业频频遭遇“阻工”。 “我们按照相关政策和标准对占地、青苗等实施赔偿,但有的群众感觉赔偿款与预期有差距,也有少数群众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理,通过阻挠施工的方式来要求增加赔偿。”嘉盛公司工程部负责人顾祝非一脸苦笑地说。 现场施工人员蔡天全介绍:“除了要求提高赔偿标准,‘阻工’的理由应有尽有,包括‘运送材料压坏了村道’‘往返施工现场的车辆影响了路旁果木生长’‘作业点铺设的堡坎不利于雨水排放’等等都可以成为给予额外补偿的理由。还有一个村民因为线路铁塔距离家族老坟十多米,觉得‘影响了祖先安宁’,也提出让施工队给两万元钱。” “一旦遇到‘阻工’,施工作业就只能停下来等着,等协调好了再动工。”冯龙腾说道,“施工高峰期,几乎天天有‘阻工’……看着计划的工期不断临近,我们真是急在心头。” 嘉盛公司副总经理余智星说,“赔偿标准是公司根据地方政府和上级单位相关标准和要求执行的,当地群众提出的额外补偿,我的确没有办法满足。所幸的是,属地县、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很支持我们,牵头与群众对接协调。我们施工管理人员也耐心地跟群众摆事实、讲道理,争取他们的理解。” 停电协调是推进工程建设中的另外一个难点。余智星介绍,由于电网对停电作业的时间、密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而汶马高速线路工程大量需要跨越国道、省道、河谷和各等级的高压电线,停电作业的情况较多,嘉盛公司也从公司层面积极协调,在州公司调度、营销等部门和县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争取时机,开展停电作业。 ……理解一点一点的争取,难题一个一个的解决,工程进度在艰难中,一点一点的推进。 聚力攻坚确保早日通电 时间已经逼近汶马高速计划贯通的日子,新一轮的寒潮也悄然而至。汶马高速公路过境的汶川、理县、马尔康,很多地方海拔在2000多米以上,有的地段甚至已经逼近3000米,道路两旁,鹅黄的灌木丛和深绿的乔木都披上了白雪。寒风阵阵,在户外作业的工人们,干裂的嘴唇已经布满了干涸的血渍,口里哈出阵阵白气。 这天一早,嘉盛公司以工程部和安监部为主干力量的100余人已经集结,他们对高速公路供电线路工程做最后的收尾攻坚和验收,推进供电线路工程竣工带电,确保汶马高速能够按计划通车。 “这个工程的收尾和验收工作是典型的点多、面广、战线长,工作量非常大。”嘉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作为工程攻坚工作总指挥,他告诉笔者,工作的点位遍及整个高速公路的沿途两侧,很多点位在路旁的山腰山顶上。“公司整个工程部、安监部,除了驻守其他在建项目的人员以外,全部都组织到了现场,目的就是保证工程验收安全、快速推进。” 时间紧、任务重,攻坚团队根据工作实际理清轻重缓急,分组、分步实施,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攻克,对短时间内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启动备用措施,对比较集中的工作点进行统一解决。 “为了加快进度,我们白天从事户外的线路相关工作,晚上低温较低不宜户外作业,他们就把变电站等室内的工作挪到了晚上。”参加这次攻坚的嘉盛公司副总经理陈小平说。 由于气候异常,不少工作人员身体不适,但他们仍坚守现场。这几天里冯龙腾已经感冒身体不适,仍带队奔赴一个个项目点做工程验收。“我最熟悉工程的情况,我在现场能够让大伙儿效率更高。”冯龙腾声音嘶哑地说道。 “在这次检查、收尾工作中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建设者体现出来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令人感动。”陈义感叹道。 截至2019年1月18日,经过聚力攻坚,汶马高速35千伏永临结合电力主线工程通车区段已完工带电,为汶马高速通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黄世涛) 信息来源:国网阿坝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