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刘进枫:“诗人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日期: 2019-01-15

 

  “国家负荷、砚墨勾卷,川检筑梦抒长篇,铮铮铁骨话情柔,魂系祖国东海岸,长路万里国网硬汉,执杖开林踏歌还……”一曲深情、豪迈的歌曲《砚墨》道出了退伍老兵、“工匠诗人”刘进枫与铁塔银线相伴24年的心声。岁月的年轮爬上了额头,但始终不变的是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歌词作者刘进枫是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南充运维分部输电运检二班班长。 

【十大劳模风采】刘进枫:“诗人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硬汉本色

  1994年,曾经在东北某部队担任过装甲车班副班长的刘进枫转业到电力系统。脱下军装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进枫仍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带电作业、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岗位上续写辉煌,多次带领班组深入大凉山无人区、自贡市,支援多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及±800千伏宾金、锦苏、复奉三大特高压直流线路的特巡和隐患排查工作。

  “我们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同时,不能只扫门前雪,支援兄弟单位义不容辞。”在刘进枫的坚持下,他已连续4年带队支援西昌分部,3次巡检特高压线路,勇闯无人区,排查出隐患缺陷上千条。

  2013年1月,冰雪侵袭大凉山,投入运行不足一月的±800千伏锦苏线面临严峻考验。刘进枫接到公司指示:支援锦苏直流近区电网抗冰度冬工作。

  寒冬里,身高不足1.7米、体型瘦削的刘进枫带着12名线路汉子,翻越泥巴山、横跨大渡河、穿越彝藏区,颠簸 7个小时后成功抵达西昌。接受工作安排时,刘进枫主动请缨到500千伏东锦一、二线017至033号条件最艰苦的无人区特巡。

  当时,大凉山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进入无人区,海拔渐渐飚升,路也不见了。茂密的丛林阻挡了特巡路,大伙奋力挥刀,砍出了一条路。

  肆虐的风雪中,特巡组吃住在无人区、穿行在雪域,一路上啃干粮、喝雪水、住帐篷。没有丝毫怨言,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4天内排查出隐患缺陷200多条,并协助施工单位现场消除严重及以上缺陷8处。

  看着刘进枫对待工作的投入和认真,兄弟们戏称他是“疯子”。刘进枫认为,干工作就是要有一股子“疯”劲。

  匠心传承

  从退役军人、技术工人到带电作业专责、输电运检班班长,刘进枫一步一个脚印,自身成长的同时,带出了一批批带电作业、输电运检的骨干。

  输电运检二班成立于2010年11月,现有员工23人,平均年龄33岁。班组刚成立时,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开展检修业务。刘进枫暗下决心,管理好班组的同时,尽快提升员工们的技能水平。

  作为“领头羊”,刘进枫时常语重心长的对员工讲:“作为新一代的电网员工,我们不能让专业技能和绝活在我们手里丢掉和失传。“要让兄弟们做事,做成事。”每一次技能培训,他都跟随员工一起实际操作,耐心讲解,诲人不倦。

  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开展了“图实”化培训方式。“图”即以PPT形式开展登塔检查、防坠落、反习惯性违章等知识;“实”即实物演习、实物组装,深入现场,不走过场。

  同时,刘进枫加强群创技术革新工作,通过工作实践让小发明大作用、旧工具新用途,助力现场安全工作实效。

  2018年6月,线路集中检修期间,员工们发现在大转角耐张塔挂设接地线时,因为受到接地线的结构限制,作业耗时长、成功率低。刘进枫召集大家集思广益,翻阅资料、画图设计、加工制作,耗时2个月,研制出新型500千伏大转角耐张塔接地线,适用于线路停电检修各种塔型接地线挂设。

  经过试验,特别是在耐张塔内角侧,新型接地线较传统抛挂式接地线要节省作业时间20至35分钟,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2018年,新型接地线获得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创新成果一等奖。

  刘进枫所在的班组负责运维检修的600多千米500千伏输电线路,实现连续7年零跳闸的记录,从未发生过因树线放电、外力破坏、及外部隐患等造成的有人为责任的设备故障和不安全事件。输电运检二班被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南充运维分部党委命名为“铁甲班”。

  文化聚心

  刘进枫业余时间喜欢博览群书。他最推崇鲁迅先生的著作,认为作品中那些简单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细细推敲,受益无穷。“知德明理、好学力行”是刘进枫的座右铭。他认为要管理好班组,首先要打铁自身硬,管理者需立德修身,人格魅力是带好队伍的基础。

  刘进枫经常与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思想动态。“师傅看似粗犷,实则细腻柔情,外冷内热。”刘进枫的徒弟王千说。

  已过了不惑之年的刘进枫,武能爬塔走线,文能写诗赋词、挥毫泼墨。

  “铁塔无声,你们挺拔在高山之巅,声音响彻云霄;铁塔无形,你们的形象伟岸高大,树立着标杆和榜样;铁塔无光,你们把光明传送千里,为社会经济保驾护航;铁塔是一种精神,铁塔是一首赞歌……”2013年1月,他以大凉山无人区为背景创作的《巍巍锦屏山,风雪电网人》被西南电力报刊载,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刘进枫创作的兴趣更浓了。

  《踏歌锦苏线》《云雾山上的铁塔》《复兴路上竞风流》《秋卷》《路上》《砚墨》……近年来,刘进枫抒情言志的作品不断涌现。其中诗歌《铁塔赞歌》《路上》被公司新路历程特刊《脚步声声》收录出版,诗歌《砚墨》谱成曲子在公司传唱,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已制作成MV并予以推送。

  “在路上,我们看见山茶花和杜鹃开放,还有四季变换吐露芬芳;我们攀上顶峰听见松涛,还有群山巍峨和万丈光芒;我们趟过河流越过山岗,还有村头一口老井和声声犬叫……”一位老员工在阅读刘进枫诗作《路上》时,流下了眼泪:“写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巡线工作的写照”。(杨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