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刘虹乘上前往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航班离开中国,结束了1个月的假期,再次回到那个他呆了12年的卡杜里水电站。 走之前,他到超市买了泡海椒、泡姜、酸菜、粉条、脆笋、金针菇、火锅调料等食材,大约有50公斤的东西带回电站,尽管在国外呆了十多年,但他始终不能离开家乡川菜的味道。 300多次系统事故处理无一差错 卡杜里电厂地处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紧邻车臣,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格鲁吉亚的唯一项目。 电厂生产和员工生活都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这里,终年人迹罕至,交通不便、通信薄弱;这里自然灾害频发,夏有山洪泥石流,冬有严寒雪崩;格鲁吉亚电网薄弱,系统事故频繁,仅2016年就发生系统停电事故20次;加之这里远离第比利斯本部有200多公里,遇到技术问题,几乎要靠自己解决。 刘虹是卡杜里电厂项目部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电站的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 2016年冬天,卡杜里电厂遭受了9次不同规模的冰雪灾害侵袭,线路断了,刘虹带队进行巡线抢修;闸门冻住了,刘虹带头用热水淋,用手摇;浮冰堵住拦污栅了,用钢线、铁耙破冰;水管爆了,掀开雪,刨开铁一般的土进行解冻、补焊…… 2017年1月29日,国内正值春节,卡杜里电厂遭到严寒侵袭,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厂区积雪厚达50厘米,闸首10千伏线路突然跳闸,水情失去监视,人员失去取暖电源,严重威胁人员和生产安全,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迅速恢复送电。安排好厂内工作后,刘虹毫不迟疑,扛起斧头(防身、清障用)喊上自己的徒弟维达利(格籍工人),淌着过膝的积雪,徒步巡线。后来在27号杆处发现故障点,清障完毕,让线路恢复送电。此时刘虹的裤腿、衣袖早已结冰冻硬了。 2016年刘虹组织编制了《直流系统改造投运程序》《电厂防冰雪手册》等五六个技术方案、文件;完善了电厂“标准工作票库”“标准操作票”库。按照启动投运程序,他指挥了1号机组和2号机组A级检修后的投运试验,无一差错;标准操作票库建立起来后,格籍员工可以安全地进行操作;根据事故故障处理程序,累计300多次系统事故处理,无一差错。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卡杜里电厂项目部自接手电厂运维管理以来,安全生产达到4878天。 “中国标准”管理享誉格鲁吉亚 从2005年10月开始,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派出一支中国水电站职业管理团队来到卡杜里水电站,他们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器具定置摆放、5S、TPM等管理模式运用到电站管理中,把卡杜里水电站打造成了中国企业在格鲁吉亚的典范。 这个团队的名字叫“星光队”,他们的管理被誉为“中国标准”。 到2018年,这个团队用长达12年的时间,不仅把中国先进的水电站管理根植于潘基西这片峡谷,而且,通过那些在卡杜里水电站工作过的格鲁吉亚员工,把“中国标准”运用到格鲁吉亚其他水电站的运营管理中,经常都有官员带人到卡杜里水电站参观学习。 “中国标准”就像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随着这些中国管理者的足迹,在格鲁吉亚的土地上落地开花了。格籍员工有放羊娃成为技术骨干的维达力,有Akhmet水电站厂长David,有格鲁吉亚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值班长Levani 和Zaza,有格鲁吉亚国家电网副总经理Giorgi。 在刘虹等人的努力下,实现了12年生产无事故,设备维护优良,发电量稳中有增的安全目标,2011年5月创电厂投产以来单月发电量最高记录;2011年创电厂洪水期发电量新高,同比多发电量近300万千瓦时;2013年电厂发电量14613万千瓦时,发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达到历史最高;据统计,卡杜里电厂建厂以来共计发电168760.632万千瓦时。2009年11月,由美国、德国、挪威、土耳其等国家在内的16个国家驻格鲁吉亚大使馆的武官团在参观卡杜里电站时,称赞卡杜里电厂是格鲁吉亚一流的水电厂。 “星光队”的护航人 自2005年团队成立至今,电厂更换了五任厂长、十多名管理人员,而刘虹始终坚守在卡杜里电厂。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罗秘书称刘虹是卡杜里电厂的“定海神针”。 2016年项目部6名人员,就更换了4人,为了让新来的中方人员尽快掌握现场运维技能,不管是在办公室对着图纸、规程讲解,还是到厂房对着实际设备示范,刘虹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公司对格籍员工加强培训,刘虹第一个站上了讲台。 多年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交流壁垒,刘虹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自学格语,经过多年的努力,他能使用本地语言和格籍员工进行基本的交流。2017年,格鲁吉亚东部公司提倡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习,他又开始重启了英语的学习——尽管今年他已经是55岁了。 作为电厂的安全员,刘虹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常说电厂运行就像汽车驾驶,“工龄越长越胆小”。他始终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提前进行工作准备,每天狠抓班前班后会,确保电厂的每一位员工都明白当天的工作内容、危险点、预控措施。 格鲁吉亚汉子几乎都是大胡子,戴安全帽时系上帽带会非常不自在,开始时他们都不愿意系帽带——这是违反安全帽佩戴规定的。为了改变他们的习惯,刘虹先给他们讲系上帽带的必要性,自己始终规范佩戴,看到他们佩戴不正确时马上进行纠正,屡教不改的进行考核。每一个新来的格籍员工,刘虹都会重复这一标准程序,现在卡杜里电厂的大胡子们都能规范佩戴安全帽了。 2017年4月,电厂对上位机电源进行改造,工作顺利完成,极大提高了上位机电源的可靠性。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刘虹非常高兴,但工作结束后,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反复查看是否还存在瑕疵,他的目光停在了控制台后的几个空气开关上,空气开关露出了台沿,有误碰的危险。第二天一早,他对厂长说,空气开关没有更好的安装位置了,他准备给它们加个“防护罩”,并绘图详述了自己的方案。得到肯定后,他用有机玻璃片、胶水、铆钉制作了防护罩,美观,不影响巡视检查,最重要的是,完全保证开关不会被误碰。 2017年5月,压力钢管床边坡发生了垮方,威胁厂房安全。炎炎夏日,刘虹沿着400多米高的边坡爬上爬下,反复琢磨,编制了《卡杜里电厂压力钢管管床边坡垮方应急处置方案》,并和项目部人员一起演练、修改。 11年没有在家过一个春节 2018年是刘虹在格鲁吉亚卡杜里电厂工作的第12个年头。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普通一兵,他爱自己的工作,爱国家电网,心甘情愿坚守潘基西峡谷中,在刘虹的心里,那里就是他的另一个“家”。自2006年到卡杜里电厂工作以来,他没有一个春节是和家人一起过的。 2014年,按照电厂的休假计划,本来该轮到他春节期间休假的,但他把休假的机会留给了当年新婚的小伙子程锐,他说“小伙子两边大人都要看望,比我老头子回去更有必要”。 每个春节,他都会张罗着在生活区贴春联、挂气球,召集中、格员工搞游园活动,营造节日气氛,既一解思乡之苦,又让格籍员工感受中国文化。 在电站厂房与生活区之间的路上,有一个71级台阶的坡,这段路看是不长,但“星光队”的队员们在这里走了11年,他们坚实的脚步印刻在这段充满青春与梦想的路上。 “我们是一颗小星星,在遥远的天际,我们聚在一起时,光芒四射!”黑夜中,那幢灯光映照下、群山环抱中的小楼里时常传出“星光队“的歌声。(童洪)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