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平凡里的坚守

发布日期: 2019-01-09

 

  诗歌《从前慢》中有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和一个人相守到老,是对爱情的忠贞;而当我们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最初的新鲜感逐渐被冲淡,又有多少人能够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自己的那一方园地?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一生坚守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论岁月变迁,都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他就是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华阳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电工于代金。

  老于是华阳供电所外勤电工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因此大家都尊称他为“于大爷”。于大爷今年已经56岁了,自从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岗35年。虽已临近退休,但他没有一丝懒惰、懈怠,仍然每天精神矍铄,脸上常挂着笑意,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不输给年轻一代的师傅们。

  供电所的日常工作琐碎而繁杂,除了担负辖区17万余户的电力抢修任务以外,还要开展线路巡视、日常消缺、经营指标提升等等。在大多数用户的印象中,供电公司已经从以前的“电老虎”转变成了全心为用户服务的“电保姆”,可仍然有一些不理解的用户对师傅们横加指责。于大爷作为供电所里年龄最大的师傅,线路巡视、日常消缺等各项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并常年保持其所负责的台区线损100%合格,靠的不仅仅是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的问题肯钻研,面对脾气不好的用户也耐心解释。

title

  从成为一名电工开始,于大爷经历了数次服务理念和操作技术的更新换代。从过去抄表由抄表员挨家挨户到现场实地读数,到现在利用远程采集技术,足不出户便可获取电量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电工师傅们的工作更加便利,却也给他们学习新技术带来了挑战。

  每次有技术的更新换代,于大爷没有抱怨,而是主动学习,力求掌握并利用好新的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于大爷能够主动承担并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为其他师傅们树立起了一个好榜样。每天的早会开始前,师傅们便早早地围坐在会议桌前,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工作上的事,气氛很是热烈。这时候,大家往往会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拿出来讨论,于大爷总会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在做好其它工作的同时,于大爷一有空就主动关注自己所负责台区的线损情况。年末,于大爷负责的台区之一——二江横街01号公变的线损率突然显示不达标,于是这两天总看到他进进出出,守在电脑边和所长看数据、讨论线损问题,没过多久就解决了问题。同事们好奇的凑上去,询问于大爷线损提高的秘诀。谁知他憨憨一笑,说道:“哪儿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经常跑现场,不跑现场是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想再问问于大爷现场的典型问题有哪些,却见他已背上工具箱,准备去现场了。(阳莉汶)

信息来源: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