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踏雪巡线保安全

发布日期: 2019-01-03

 

  2018年12月30日凌晨6时,大地还笼罩在夜幕之中。国网四川检修公司绵阳运维分部观冰人员冯勇、刘兴平挂好皮卡车防滑链,驱车前往海拔2700米的土地岭山。当天,他们的任务是对500千伏茂谭一二线11至15号区段观冰特巡。

  皮卡车在“之”字型的山路上缓慢爬行,路面全是一层厚厚的积雪和暗冰,车轮在雪地中碾出两道深深的槽沟,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刘兴平一路提醒着驾驶员注意安全,小心驾驶。

  500千伏茂谭一二线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水电外送的重要通道。“往年都是春节后倒春寒时覆冰最严重,今年提前了很多。”冯勇话音刚落,皮卡车缓缓停了下来。剩下的路只能靠观冰人员手脚并用往上攀爬。

title

  此时的土地岭,到处银装素裹,成了风雪独唱的舞台。上山的羊肠小道早已被积雪掩盖得无影无踪,寒风夹着雪花扑面砸来,让人睁不开眼,脸也像刀割一样生疼。

  冯勇、刘兴平背着观冰工具和干粮,在齐膝深的雪地里,顺着山坡向塔位攀行。冯勇走在前面用登山杖探路,遇有陡坡时,他们就手拉着手,相互搀扶着前行,行走起来十分吃力。当天,他们要翻越整座山,因为山前山后都有铁塔。

  “这里属于典型的微气象特点,天气说变就变,比翻书还快,当地有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虽然走得不快,但刘兴平的喘息声明显大了许多。正如他所说,10分钟前,山上还晴空万里,顷刻间就寒风大作、雪花乱舞。

  “快,一定要在大雾来临前把11号巡完。”冯勇说,11号铁塔位于山顶和风口,特别容易覆冰,而且山上还特别容易起雾。雾大了就根本无法观冰。

  由于积雪覆盖导致山险路滑,以往一个小时的路程花费了双倍的时间。上午9时许,2人才来到11号铁塔。为防止感冒,他们躲在铁塔附近的一个避风处,相互把发热贴粘在背心处的内衣上后,就开始进行覆冰观测。

  在11号铁塔附近的地面上,架设了一段同规格、同方向的模拟导线。“根据模拟导线上的覆冰厚度,就可以测量出线路的覆冰厚度。”刘兴平说,模拟导线的测量数据,主要是与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复核,进一步提高观冰的准确性。

  冯勇用仪器仔细测量现场温度、湿度、风速,认真检查铁塔本体、基础、导地线、绝缘子和通道情况。一旁的刘兴平用游标卡尺测量模拟导线上的覆冰直径后,拿出取冰刀,小心的从模拟导线上取下长度一米范围内的冰雪,用称重法对覆冰厚度进行计算。

  40分钟后,他们完成了11号塔的测量工作。被雪水浸湿的衣裤在风口上一吹,变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嘎嘎作响。由于山上无4G信号,冯勇用卫星电话将现场情况向分部作了汇报。

  汇报完后,2人又马不停蹄地沿着另一边的山路下坡,向山背面的12号铁塔前进。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更别说路险冰多。冯勇他们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部分路段,他们甚至坐在地上满满滑行。2人的手套和鞋子早已浸湿,手脚也冻僵了。

title

  巡视完12好铁塔,已是中午12时。冯勇他们找了一个较为避风的地方,准备吃点干粮休息一下,却发现干粮早已变得冷冰冰的,矿泉水也被冻成了“冰棒”,但他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想在了无人烟的山里吃口热饭,简直是奢望。

  简单的午饭后,观冰人员继续向13号塔前行。山野中,寒风凛冽,气温已降至零下4摄氏度。每到一基铁塔,他们都认真观测,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下午17时,结束了一天的观冰工作。冯勇他们踏上了归程。此时,冽冽风雪更加肆无忌惮地吹刮着,可观冰人员心里很暖和,还有那么点美妙的骄傲,因为线路安然无恙。(李云 杨盛)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检修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