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伟,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输电施工第三分公司施工队长,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550千伏等20余条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2年的时间,刘志伟从一名普通的职工,成为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在嶙峋的山脊,在茂密的丛林,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让默默奉献成为一种习惯。 哪里最“苦”就去哪里 “我不怕苦,请让我去最困难的地方。”每到一个工程,身为党员的刘志伟就会向项目经理提出这样的要求。 2014年,刘志伟到雅安500千伏大雅线参与建设,送变电公司承建的3标段正是当初业内公认的世界难度最高的工程。该标段地处牛背山景区阴山面,全线以高山峻岭为主,海拔高度1000m~3000m,多发泥石流与崩塌,地质条件极不稳定。同时气温垂直变化大,常年雨雪、雨雾天气,一到7、8月就降水不断,11月开始下雪就大雪封山到次年3月,山上积雪达375px以上,道路结冰无法通行,年平均有效工期不到6个月,施工气候条件极其艰苦。 而刘志伟所在的施工四队,驻地位于荥经、汉源、泸定交界处无人区的半山腰上,所有塔位均为峻岭,平均坡度达到45度,很多塔位都在山脊梁上,三面临崖,难度极大,是条件最困难的一个队。 因部分塔位离驻地较远,需要步行4、5个小时才能到达塔位,地面湿滑,没有路的地方需用绳子在绝壁间上下,刘志伟坚持每天上下山,连续几天下来腿都肿得不能走动。为了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刘志伟带领队员多次勘测,找到一处离塔位较近能搭帐篷的地方,挥起锄头挖口井,架起索道运送食物,每半个月下山一次。在帐篷住着只能睡睡袋,不能洗澡,每天还要与蚊虫蚂蟥“斗智斗勇”,半年时间刘志伟从未喊过一次苦,依然坚持每天到现场,指挥现场作业,督促安全文明施工。 在2018年6月投运的500千伏猴康线,刘志伟也主动申请在最困难的施工一队担任施工队长。猴康线同样也是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上山不易,下山更难,途中更有高空落石不断,到施工现场一次就得三四个小时,相对于爬两三百层楼的高度,在陡壁、断壁间用树搭桥,在绝壁处吊着绳索攀越。除了地势条件差,还面临跨越众多电力线路的高难度施工以及频发的强行阻工。面对困难,刘志伟从未退缩,以他多年队长的经验,严格按照项目部要求,与作业人员驻扎山上,同吃同住、同进同出,提高施工效率和监管效率。 不仅在一般工程中任劳任怨,遇到抢险时,刘志伟也冲锋在前。2017年12月28日晚500千伏九石线铁塔被撞,引发紧急故障,在猴康线的刘志伟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休息,接到抢险通知,他连夜乘车从康定赶到雅安与抢险队汇合,配合进行险情排查、危险区隔离、施工人员交底等工作。抢险期间,当地遭遇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地面积雪阴山面接近一米,现场地面都已结冰,在现场呆一会都会感到全身冻僵。刘志伟一刻都未退缩,拖着冻到麻木的双腿,顶着风雪一直坚守现场。除此之外,刘志伟还参加了2008年普洪抗冰抢险、汶川地震映秀抢险等抢险工程,不断为四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死磕“精”字创造奇迹 “川人进藏架电网,勇猛堪比草原狼。施工队长刘志伟,精度高过五道梁”。2010年青藏联网工程,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五道梁上,“志伟精度”开始被人熟知。 多年的测工生涯,刘志伟摸透测量原理,不仅能够实现施工“全优良”,还做到导线弧垂“一次到位”。为了取得青藏线三标段的精确走向,刘志伟一个人扛下了97公里的线路复测,他揣着干粮,身着厚重的棉衣、防寒鞋,背着经纬仪在寒风如刀的高原一走就是一天,到海拔5100米的风火山,他几乎都要窒息,半个月平均每天体重减一斤。 在后来的施工中,他率先总结出冻土施工、玻璃钢模板的浇制规律和精控方法。他不满足于原先塔腿螺丝的控制方法,住在基础旁试验了十多天,改控制架为控制盘,不仅功效有所提升,基础根开平均误差值从原来的2%降到1%,精度提高了一倍,在全标段推广后,基础自测合格率达100%。刘志伟凭借他的测量精度,被同事们称为“火眼金睛”,成为测工们学习请教的楷模,在工程中独当一面。同行们参观了他控制的基础,全都翘起大拇指,“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伟精度’更高!” 作为施工队长的刘志伟明白工程要精益求精,光凭看准仪器远远不够,精细化管理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工程中,刘志伟对工期的把控尤其重视,常常带领队员们倒排工期,甚至工作安排时常精确到小时。为保障施工效率,刘志伟对于机器的维护更是精细。他仔细研究,摸透了机器的状态和原理,精细维护施工队的机械,在五道梁上,愣是没让一台机械“病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特别在一次高原施工中,大雪飘飞,狂风呼啸,一台发电机忽然电压不稳,即将“罢工”,机手们全都束手无策,刘志伟蹲下一听,发现机器声音不对,结合环境立刻判定气缸温度不够,他脱下棉衣盖在气缸是,发电机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人们直呼:“神了!” 刘志伟的精湛技术让人称奇,他的精细化管理严格保证了工程进度目标,一个“精”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亲力亲为“师带徒” “走路要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更要脚踏实地。”2018年10月在4000多米的鹧鸪山上,刘志伟带着徒弟小彭在刚下过雪的湿滑山路上艰难行进着。看着徒弟踉踉跄跄向前打走三步就向后滑一步,刘志伟停下来示范在雪地上如何行走。 刘志伟不仅对工作一丝不苟、专心细致,对带徒弟这件事也毫不含糊。作为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公司“师带徒”的活动中自然成了当仁不让的师傅,为新入职青年员工传授现场工作经验,化解工作中的困惑,缓解思想压力,让青年员工逐渐养成了跑现场、学知识、涨技术、练技能的良好习惯。 “临边作业要佩戴安全带,虽然现在没有施工但是你也不能站在基坑旁边,一不注意踩滑,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小细节要特别注意。”到了500千伏马色线II标基础浇制现场,看到小彭站在基坑旁,刘志伟立马把他拉离,反复告诫他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细节,保证自己安全,保证他人安全。 刘志伟奉行学习一定要“动手”,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在教学中,刘志伟不仅教徒弟怎么看图纸,怎么找问题,在施工现场也手把手带着徒弟参与基础检测、地面铁塔组装等,极具耐心地传授知识。他抓住每一次机会,将自己二十余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为影响着徒弟,带领徒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公司培养优秀人才。(席艺文) 信息来源: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