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历上来看,1978年,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却因为改革开放,那一年,成了中国值得纪念的年份,那一年,被改革开放春风催生的人何等幸运!在北川电力的行业里,就有几个和改革开放同生共长的幸运儿,他们在北川电力的不同岗位上把日子变成了歌。 刘利珉——春天般的笑容 1978年9月出生在北川小坝镇的刘利珉,于1997年出现在北川电力员工的队伍里。被连绵悠长的百草河滋养大的她,青春甜美,可谁也不曾想到漂亮的她会去到当时比较偏远的团结电厂当工人,且在嗡嗡作响的发电机旋转轰鸣声里,一干就是4年多。 2005年3月,随着北川电力体制的改革,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需求被逐渐凸显,刘利珉作为首要人选被选调到营销部,和北川电力一道开启了优质供电服务的旅程。面对角色的转换、新岗位上的全新要求,为母则刚的刘利珉爆发了柔韧而坚强的力量。几年下来,她不仅学历上得到提升,也将公司供电服务工作从零做成了典范。她不仅把自己客户服务优秀技能人才的经验通过绵阳公司内训师身份传递给更多的人,而且在面对巨大优质服务压力时,还能把在美貌里融入的成熟稳重,以及在母爱里沉淀的亲切端庄用到工作中,让客户感受到了公司从未有过的贴心暖心用心服务。 所以无论风浪多大,她总是能踩着节奏,迎面挑战。2008年,她在支离破碎中坚守着优质服务信念;2013年,她成了北川公司第一个优质服务专业里的优秀技术人才;2015年,幸福的她再添一对双胞胎女儿;就在前几天,对着一起要求查询邻居用电信息无果而产生的无厘头投诉事件,她一样耐心处理。 如今,在北川电力工作21年的她,对着客户如春天般温暖相向的笑容,像极了百草河水面上薇薇泛起的波纹,和三个女儿嘻戏的声音,恍若波面碰触河岸发出的潺潺的声,一会儿在为春天放歌,一会儿催促春色满园。 郭文海——火焰般的热情 1978年12月出生在四川凉山州一个小山村里的郭文海走进北川电力时还不到22岁。从一个少数名族地区到另外一个少数名族地区,郭文海适应得很快。 有着优异的水电校专业学习成绩做铺垫,在凉山州温润季风气候吹拂下长大的他,坚韧有力,与生俱来的憨实淳朴、乐于琢磨让他在18年间,除了零星地在发电厂和农电部突击协助过急重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被公司当做配网专业人才放在了最具挑战的基层供电所工作,所以他成了公司农电安全生产工作中荣获奖项最多的78年生人。 在今年7.11洪灾抢修现场,其中一幕记忆深刻。在辖区内的圆通矿山开采区,郭文海和所里几个兄弟伙不惧艰险,穿越泥泞、冒着雨后的潮热爬杆接线复电一条龙快速完成,尽管个个挥汗如雨,但大家毫无怨言。这无疑得益于郭文海搞好供电所工作一以贯之的“三能五会”——能吃苦、能忍耐、还得能派活,会巡线、会爬杆、会微笑、会玩电脑,还得会耍嘴皮子。从禹里、陈家坝、桂溪、安昌……跑了差不多二分之一个北川的郭文海,每到到一个供电所,都会和同事们分享他多年总结出来的供电所工作经验,好似炽热炎夏里鸣唱不息的夏蝉,一心就想着想人们传递防暑的消息,郭文海也只为告诉同事们百姓灯亮不息就是目标。 杨子涛——丰收中的忙碌 1978年12月,杨子涛出生在四川剑阁县,千禧年那年,22岁的他怀揣希望的种子满怀憧憬地走进了北川电力。 初来时的他在公司偏远的坝底青平电站一呆就是两年。那两年里,杨子涛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一一验真,为他的发变电运行检修工作积累下首层经验。从此,他就和发变电运行职业结缘了。随后的他在龙尾变电站、擂鼓变电站的工作中,再遇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几位老师傅,更是成长迅速。他刻苦专研、虚心请教,5年的的时间,他爱上了变电检修,也变成了检修达人,更成了解决变电站设备疑难杂症的发明家,北川电网的守护神,顺理成章的,他成了北川公司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擂鼓变电站的第一任站长。 在“5.12”需要紧急复电的现实面前,杨子涛镇定自若,第一时间就组织技术人员隔离擂鼓变电站损坏设备,想方设法和同事们成功从35千伏安县城关变电站引入10千伏电源到擂鼓变电站,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自灾后第一次有了不断流的电源!他也绵阳市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如今,在变电运维上已经干了18年的杨子涛也40岁了。拿过110千伏变电运行优秀技术能手、110千伏变电运行技能大赛二等奖的杨子涛,转战公司运维检修部专业指导管理指导公司变电检修工作已有6年多了,偶尔在变电站见到曾经的师傅们干活时,还是会忍不住凑上去,看到年轻新同事好学上进的求教时,他毫无保留,面对新的智能配网知识,他还回再现勤思好学的习惯。如今,有着中共党员、公司运维检修部变电运检专责、技师、工程师等综合性人才特征的他,面对秋天里满园的果实,乐此不彼地弹奏着繁忙欢快的乐章,和同事们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护天险的精神,为公司里13座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而忙碌巡逻、出警放哨。 贾永兵——雪花里的冬阳 2000年7月,来了两名川大学生的消息让北川电力公司炸了锅!贾永兵就是其中一个。1978年4月出生在四川蓬溪县的贾永兵,个子不高,在北川电力18年里,给人睿智幽默、有才有为、云淡风轻的感觉。 作为北川电力鲜有的科班出生大学生,公司给予了他多岗位锻炼的成长空间。贾永兵先后在发电厂、电网调度、用电检查、供电所等工作过,最短的三个月,最长的五年。这种全能型的过程培养锻造,让他把所学在公司农网工程安全生产的岗位上负责了近6年时间。 同样经历过大地震的他不仅有了更多的淡定从容,在有了活在当下的态度后,他的话语也渐次多了;常年行走在羌乡大山里的他,幽默和睿智也在长时间和农民的相处中渐次多了。今年5月份,笔者出差到小坝镇的酒厂村,正碰到一个因架设线路需要砍掉其地里的几棵树枝而漫天要价的王姓妇女要和他“扯皮”,只见他不急也不气地帮忙撕起玉米来,任凭那人连珠炮式地在那里发泄,待到金黄的玉米装满一筐时,贾永兵递上桌子上的水杯,这一举动,好像刹车一样让王姓妇女瞬间住了口,冰点般的突破口,瞬间出现了。 就这样,贾永兵带着责任和态度行走在羌乡大地上,工余间隙,偶尔会从怀里掏出一本沈从文的《边成》或是钱钟书的《围城》,闲暇时会讲给民工,也讲给自己,仿若从片片雪花中穿透而过的冬阳,只是为了让羌城儿女们的灯更亮、更持久而照耀。 1978,2018,40年里的风潮涌动,北川县供电公司已是国家电网公司图册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而公司里这些和着改革开放同生共长的他们在“5.12”过后,英勇而坚强,同北川电网一起涅槃重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将端庄和成熟镶嵌在责任、诚信、奉献、担当里,把工作和生活变成歌,自由、简单、美好又有方向。(易欣)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