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成都:摘“瘤”记

发布日期: 2018-11-19

  “小心,慢升,注意散飞蜂群……”

  “V”。

  离地面十多米的高空作业人员在全副武装的防护下做出手势。

  这不是特写镜头,而是国网成都市青白江供电公司现实版“摘‘瘤’记”正在“上演”。

  11月6日,青白江10千伏大工一、二路进行检修。经参战员工的努力,十余处作业点位全部完工。唯一的一个高危项目——大工一路36号杆的“肿瘤”不到二周已扩散两倍。这是野黄蜂群规避人的伤害而选定此杆最高处过冬筑的巢穴。

  早在公司运维检修部对此次一体化检修危险点巡查时、发现36号杆顶端临线精心构造的蜂巢,只是当时块头小,决定择机而做摘“瘤”手术。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越冬的野蜂巢短时间内竟变成“大块头”。

  这次检修便将“电外手术”纳入计划——除对线路造成潜在安全危害外,还因蜂巢杆下有芝田高分子科技公司等企业上下班往来职工,有健身跑步的人群等等。

  对蜂窝做摘“瘤”手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这天检修“正事”15时30干完,留下些许时间收拾马蜂巢。

【新闻现场】成都:摘“瘤”记

  前几天媒体上报道的几起黄峰蛰死人的事故引起现场分管领导陈绩的注意。为防万一,他由作业点位赶到这里,指导“手术”人员李乾明、陈利飞穿好防身衣服,罩上黑布,紧扎袖口,围紧围腰……反复检查、叮咛后才让他们爬进带电作业车斗口。

  长臂车在驾驶员陈国平稳操作下徐徐攀升,离蜂巢越来越近。

  此时,巢外“值勤”的工蜂感到危险的来临扇翅报信,很快,巢内的同伙钻出形成“狂蜂飞舞”。

  说时迟、那时快。点火,高空默契配合点燃准备好的喷灯,一阵火燎烟熏,巢外群蜂纷纷坠落。这当儿两人合力展开口袋“请君入瓮”。没想到视觉误差——地下往杆上看大约二十公分,而近距离接触其直径在50公分以上。袋口大小,好在有准备,两人立刻换张更大的塑料袋,由下往下来个“连锅端”,旋即握紧袋口,顺势而下……

  围观的群众鼓掌感谢供电员工消除一大隐患,其中有几人还分享了胜利果实——大蜂巢。据说,里面的蜂王和蜂王浆还是上佳保健食品哩。

  摘“瘤”成功,行人安全,杆患消除。(张滔 王超 陈柴 文/图)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