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1时24分,崇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当天的最高负荷为52.8万千瓦,逼近崇州电网的最高承载能力。同样在这一天,14时05分,成都电网也第四次刷新今夏最大负荷记录,创下历史新高,达1216.5万千瓦。 在夏季,如此持续高温常常造成变电站超载、过载运行,导致变压器油温过高,威胁变电站运行稳定与电网安全。如何安全高效地为变压器降温,是电力人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成都市崇州地区,这一课题有了新的突破。崇州电网负荷最重的110千伏高庆变电站里,两台变压器都处于重载状态,而油温一直稳定在80度左右。变压器旁,两台装置向变压器喷出雾状冷却水。这就是被变电运维人员称为“降温神器”的“可移动式变压器智能冷却系统”。该装置以降尘雾炮机为主体,通过加装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加压、冷却、雾化几个步骤,起到为变压器快速降温的作用。 神器诞生见证高手在民间 近年来,位于成都西部的崇州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成功引进捷普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崇州市工业园区渐成规模,地方经济快速增长。2017年,崇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长幅度远大于成都市平均水平。 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带来用电负荷急剧攀升。2017年崇州电网最大负荷就增加到43.5万千瓦,今年一月份最高负荷更是6创新高,达到了53.8万千瓦,最高单日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今年上半年,崇州公司电量增长达23.6%,负荷增长达24%。这在崇州电网历史上实属少见,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主变扛过负荷尖峰时刻的几个小时,避免压减负荷给客户带来困扰。”崇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孙川这样讲述发明“降温神器”的初衷。 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崇州公司110千伏民和、高庆等变电站均出现重负荷、甚至超载运行的情况,主变油温普遍超过80℃,其中永康、高庆站最高温度达90℃左右,最高峰时接近95℃。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心脏,达到70度以上就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在以往,一般采取人工冲洗、搬运冰块等方式降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何采取措施,给变压器这颗心脏降温,成了变电运维人员最头疼的事情。 加装降温装置成本高,时间上也不允许,只能另辟蹊径。2017年7月,孙川带着群创小组不断资料查阅、现场查勘,最终看上了环保降尘用的雾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买回了一台环保雾炮机进行改装。 没想到这一招起到了奇效。2017年8月,创新小组在110千伏高庆站将设备装设到位,敷设了供水管道,在运行情况一致的2、3号主变间开展对比试验。结果令人惊喜,装置降温效果极佳,持续降温效果在6℃-8℃,使主变重载下,油温始终符合运行规程要求。 神器升级助力电网履险如夷 进入2018年,崇州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据崇州市政府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实现GDP139.9亿元,增长高达11.2%。与此对应,崇州电网预计2018年高压新装增容申请约270户,容量42万千伏安,实际用电负荷预计增长11万千瓦。 大量新增负荷接入让本来就紧张的崇州电网供用电形势更加严峻,2018初的负荷六创新高让孙川担忧夏天变压器如何过关。 创新小组决定对雾炮装置进行系统升级,解决现场使用的各种问题,提升降温效率,降温神器的升级换代开始加速。 2018年1月,在水系统中加入了冷却装置,使出水温度降低,加大水与散热片的温差,加快热量吸收。2月,为设备增加了水过滤装置,让主变不接触有杂质的水,保护设备其他部件延长使用寿命。3月,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了温度控制和水位控制元件,实现高温启、低温停,水位超限关闭阀门等功能。4月,在设备蓄水箱进水处加装增压泵一台,增加蓄水速度,为设备设计了轨道,便于在变电站碎石、卵石等场地中移动。 通过创新小组的不断努力,装置逐渐完善,更能适应各变电站的环境,安全性得到验证,减少了人力资源占用,能效逐步提升。装置最终定名为可移动式变压器智能冷却系统。 负荷尖峰时刻如期来临,降温神器上阵接受考验。雾炮机为主体,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加压、过滤、冷却、雾化、鼓风几个步骤,达到辅助降温的作用。以民和站为例,仅需一名变电运维人员启动系统,系统就能自动喷雾降温,在1小时内让主变油温降低5℃以上,比传统的人工辅助降温系统效率提高了2-3倍。 目前,全成都电网推广使用了30余台该系统,覆盖120余座变电站,有效提高了大负荷期间供电能力。“再小的发明,只要能解决问题,也是有意义的。”孙川看着自己和团队制造的“降温神器”,眼里透露了自豪。(谢勇) (注:本文图片由《华西都市报》记者拍摄和提供)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