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援藏干部肖刚:“我在这里找到了价值”

发布日期: 2018-08-01

  “原来想早点结束,现在却舍不得离开。”国网宜宾市江安供电公司的肖刚于今年5月结束了长达两年的援藏生活,7月初,当他听说他援建的国网黑水县供电公司发生严重洪灾后,他又义无反顾,主动请缨重回藏区,与当地的供电职工并肩作战,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阿坝 肖刚:“我在这里找到了价值”

  国网江安供电公司与国网黑水供电公司是对口帮扶单位。2016年6月,肖刚带领4名职工进入黑水县供电公司,对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帮扶。

  2018年5月30号,肖刚结束援藏使命。“这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加上与家人两地分居,刚开始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渴望尽早结束这项任务,但时间久了,与这片土地有了感情,与这里的领导和职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黑水还有很多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原先想为黑水公司培养几个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到现在也没有兑现。黑水公司的设计还比较粗放,怎么改细化不够,改造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线路的网络结构也还不清楚。”作为援藏干部的他舍不得走,并且有责任和义务为黑水公司培养相关人才。

  7月5日,肖刚回到宜宾的运能集团做工程管理,但当他从手机客户端了解到阿坝州遭遇强降暴雨,黑水电力设施大面积受灾的消息后,他拨通了黑水公司总经理韩生全的电话:“黑水受灾很严重,我向组织申请,重回黑水参加抗洪抢险!”

  很快,肖刚便接到省公司的通知和黑水公司领导的电话:“火速驰援灾区!”

  由于受灾严重,时至今日,20多余天过去了,黑水公司的抢险也才仅仅吧影响大的线路进行了处理,“核心受灾区域道路被冲毁,抢险物资无法运达,现在还无法深入。”黑水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通过省公司召回肖刚,主要原因是他在在工程管理方面很有建树,我们希望他能帮我们培养一些人才;二是现在灾情这么严重,我们希望他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从成都开车前往黑水,国道213线汶川到茂县区段突发泥石流,道路被阻断,肖刚徒步绕过泥石流区段,然后再坐车到到黑水县晴朗乡水灾现场。

  7月7日,肖刚一行徒步勘查10千伏的尔尚线、上盖线、下盖线的受灾情况。这一天,他们一早从一个叫热水塘的地方出发,到上达盖村最后一个组时,手机显示,这一天,他们在泥泞的道路里共徒步30多公里。肖刚说:“勘查中,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多处公路路基被冲毁后变成了河床,路上已经看不到电杆、电线——都被冲走了,沿途的一些树木也都被洪水冲走了,这样的惨烈,让人无法想象。”

  这一天,肖刚一行直到天黑才回到驻地。

  20多天的抢险中,在晴朗乡的二牛奶村,肖刚第一次目睹了三四十个人大规模协同作战的场景。“那天,抢险队准备用一天时间将两档10千伏线路跨河,将四挡线路上山,我的工作是现场安全卡控。中午,天空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由于在上午的跨河施工中有部分工人违规私自下河,现场指挥午饭后召集所有人召开碰头会,对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将每个员工的思想做通后,大家各自说出自己所犯的错误后重新投入工作,虽然有人受到了批评,但接下来的工作中,却没有一个人有怨气。这是我看到的最惊喜的转变。”肖刚说。

  7月23日,肖刚接到了新的任务——恢复沟卡线41号杆。

  连续三天,他每天和工友都要翻山越岭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施工现场,沟卡线的后半段由人头沟水电站负责供电,但其线路没有保护,必须在尽快的时间内把这条线路抢通,重新由知木林变电站供电,线路网络安全才能得到保护。

  为此,肖刚和工友们每天加班加点进行抢险,7月25号在肖刚的指导下,41号杆通过架设的索道运送到河对面的施工现场,并立了起来。

  当前,黑水公司的抢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肖刚说:“我今年已经46岁,孩子才10多岁,如果继续援藏,一方面,聚少离多的生活让我感到很亏欠。但另一方面,黑水供电公司的管理区域很大,下面的支撑点还很薄弱,我又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把黑水相关工程的技术人才带出来,重回黑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里的领导对我很关心,我在这里找到了价值。”(姚华 兰静雯)

  信息来源:国网阿坝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