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男,汉族,1968年1月出生,群众,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童家供电所供电服务中级工。 2018年3月6日,李斌用近20分钟心肺复苏法将4岁溺水女童成功救醒后,事迹先后被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资阳电视台、资阳大众网等媒体报道,个人也荣获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8年一季度文明新风奖, 乐至县见义勇为公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一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的“隐身人” 2018年3月6日早上七点三十分左右,乐至县童家镇吴家祠村村民曾衍茂和往常一样,骑着四轮电动车送孙女小小曾前往童家镇新团片区幼儿园。车行到小阳化河上的陈家祠村拱桥时,对面行驶过来的一辆小车让曾大爷慌了神。 “我赶紧朝右边打了一下方向,车子没控制好,从桥中段掉了下去。”曾衍茂介绍,车辆很快被河水淹没。 会游泳的曾大爷从车里游出来后,一手扶住车顶,一手往车辆后座捞了几下。“孙女坐在后座,我捞了几下没有捞到。”曾衍茂说,他赶紧大呼求救,附近的村民也聚集到事故地点附近。 村民聚集起来后,部分群众用竹竿帮助曾衍茂营救孙女,另一部分拨打消防求救。时间过去近了6分钟,小女孩才被路人从水中救了起来。 “我当时路过要回县上参加学习,见到大家在营救落水人员,我赶紧跑到岸边。”李斌说,刚跑到岸边,溺水的女娃儿已经被递了上来。脸色乌黑,嘴唇青紫,浑身冰凉,这是李斌抱住女娃后的第一感觉。 “当时女娃心跳已经停止,呼吸也没有了。”他赶紧用双手交叠按压女娃胸腔,配合着人工呼吸,把工作中学到的急救技巧全部用上。可坚持了10分钟,女娃始终没有反应,路人们无不发出惋惜的叹息。 可李斌并没有,他说:“当时持续的按压感觉手臂很累,可心里想的就是坚持做下去,结果如何等医生来判断。”李斌的坚持换来了效果,在按压了20分钟左右后,女娃开始哭了起来,生命体征已经恢复。 “心肺复苏是我们公司员工必学的技巧,去年年底才又一次培训学习。虽然是第一次使用心肺复苏技巧,但心里没担心自己的技术如何,只管一心去抢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李斌说,看到女娃恢复过来,心里非常开心。 见到女娃苏醒,李斌将女娃交到附近村民手中,没留下姓名便离开了。他没看到的是,一旁的曾衍茂已经热泪盈眶。 后来经过五天寻找,曾衍茂知道了救人的正是李斌,并将一面感谢救命恩的锦旗送到童家镇供电所。 农村电网的“守护人” 刚踏入供电所工作时,李斌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他嘴上不说,可是心里却下了决心,要一门心思要学技术、当能手。按他自己的话说,学好技术是工作的本分,不能在工作中干瞎活,也不能在完成任务上拖大家,拖所里的后腿。遇到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他总是积极争取,认真学刻苦练,从“安规”到电工知识,从登杆维护到触电急救,他都虚心请教,不怕苦,不怕累。通过不断的学习、应用、提高,他终于成了所里的“熟练工”。 掌握了工作技术,就有了工作底气,也有了更大的工作热情。“李斌做什么事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同事这样评价他:“人老实,话不多,但心里总装着供电所,装着自己负责的那些事,帮助的那些人”。供电所的工作繁琐而艰辛,他所负责的片区十分偏僻,交通落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作全靠步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直到现在,他负责的片区也没有发生一例投诉事件。近十年来,他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春播秋种,家长里短,都是妻子主内又主外的挺过来……妻子说:虽然偶尔也抱怨他没有尽好一家之主的守护责任。但也体谅支持他当好村里电网的守护人。” 邻里乡亲的“贴心人” “同里同乡的都是亲人,为亲人做点事应该的。” 李斌在桂林乡村民心里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他所在的供电所成立了“红细胞”志愿服务队,他和同事总在工作之余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2018年2月4号,李斌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盲人在邻居小孩的带领下摸索着来到李斌的家中。 “你是李斌吗,他们都说有事可以找你帮忙”。来自桂林宝盖寺村5组的庞有云,因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妻子离开了他,一个人生活很是艰难。2018年,他的住户纳入国家危房改造扶贫项目,新建起50多平米的小平房,最近办理了业扩大新装等手续,但还有很多具体的实际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斌和同事三人第二天就前往庞有云家装表接电,并带上材料义务为家里安装了开关插座,新家的灯亮了,电器也运行起来了,久违的笑容回到了庞有云的脸上。以后逢人提到电力公司和“红细胞”志愿者,庞有云就会翘起大指姆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