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王艳:没有血缘的爱

发布日期: 2018-07-04

 

  王艳,女,羌族,1986年2月出生,群众,国网北川县供电公司桂溪供电所内勤班综合业务中级工。

  王艳出生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山深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早逝,兄妹二人与父亲相依为命。2007年4月参加工作的她,很快和同事蒋波相互倾心坠入爱河,他们和所有恋爱中的年轻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也憧憬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但,天不随人愿,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山崩地裂、生灵涂炭,整个北川老县城被夷为平地,数万家庭支离破碎。

  阴阳两隔让爱延续

  地震后,王艳翻山越岭,从距离老县城80多公里的上班地点小坝镇回来后,得知的却是蒋波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已经规划好的幸福人生。

  她辗转找到了蒋波的父母,两位老人常常以泪洗面,精神和身体每况愈下,面对失去独子孤苦无助的蒋爸爸、蒋妈妈,作为未过门的儿媳,她的心撕裂般疼痛。

  王艳心想:“人死不能复生,虽然上天不让我们一起侍奉双亲,但我应该让所珍爱的情感得以延续”。于是,年仅22岁的王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两位老人认作自己的干爹干妈,替遇难的男友尽孝,让他们晚年不再孤苦无依,感受人生的幸福。

  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特殊的日子王艳在父亲和哥哥的见证下向两位老人表白:“叔叔阿姨,地震带走了蒋波,我的心里和您们一样难过。但这是天灾,任何人都无法预料,也无法逃避,我们能幸运地活下来,就要好好地活下去,才能让蒋波安心。我有一个想法,让我做您们的女儿,他未做完的事情我替他做完,不知道您们愿意吗?”听到王艳这样说时,蒋妈妈抱着王艳泣不成声,王艳说:“您们虽然失去了儿子,但还有我在,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会像以前一样,把您们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孝敬,希望您们相信我,我一定会说到做到的。”两位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无私大爱一诺千金

  接下来,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灾后临时搭建的一间十几平米的板房里。简陋的房子里因为有了王艳,重新弥漫着家的温馨。为了使蒋波父母尽快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王艳每天下班后都会回家陪他们聊天,帮忙做家务,给他们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失子之痛慢慢减轻,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日渐好转。

  有一次蒋妈妈生病住院,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繁重,王艳无法专门请假侍奉,只能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到医院里照料妈妈,送饭喂药、端茶递水,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蒋妈妈心痛的说:“你不用每天来,要注意休息,别把身体累坏了,有你爸爸在这里我没事的。”王艳点头答应,却暗自提醒自己:既然是自己给出的承诺,再苦再累都必须坚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就这样,半个多月后,蒋妈妈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康复出院。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到逢年过节王艳都会给蒋爸爸蒋妈妈买衣服或者他们喜欢的东西,老人们虽然嘴上说着家里什么都有,不要浪费钱,但是心里还是乐开了花。很多不明就里的街坊邻居,都以为王艳就是老人们的亲生女儿。

  特殊家庭幸福美满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几年后,王艳再次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他,在蒋爸爸蒋妈妈的催促下,王艳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一个人的承诺,两个人会承担吗?

  丈夫朱建军跟王艳是同事,对于王艳的所有作为,他一直都是知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王艳能够数年如一日践行自己的承诺,这样的女孩是绝对错不了的!爱一个人,就是要和她一起去爱她所爱的人,和她一起去爱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含糊,小朱选择和王艳携手实现照顾老人的诺言。

  一年后,王艳和朱建军的爱情结晶降生到这个曾经破碎的家庭。孩子的到来,让老人生活更加充实,忙碌中老人享受着含饴弄孙天伦之乐。

  有了蒋爸爸蒋妈妈的帮忙照顾,给小两口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也使小两口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王艳多次被市、县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小朱也成为了公司的业务技术骨干。如今,家人彼此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血缘,在日常生活中,小两口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蒋妈妈会毫不犹豫地批评;为了老人的健康,蒋爸爸贪杯的坏习惯,小两口也会严厉制止……王艳说:“与其说是我给了他们无私的爱,其实是老人给了我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有他们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撸起袖子干工作,倒是我应该好好地谢谢二老!”

  王艳和蒋爸爸蒋妈妈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人”字一撇一捺,就是相互支撑。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但王艳做到了。助人为乐、孝老爱幼,懂感恩、重承诺,她十年如一日的大爱付出,用情谊在人世间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