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蓝工装、一顶黄盔帽、一个工具包,一副憨厚的脸上时常挂着浅浅的微笑,偏瘦的身材给人一种明显的亲和力,手脚麻利的干练中浸透着刚毅与矜持,不多的言语中洋溢着自信与活力。他就是国网通江县供电公司瓦室供电所外勤班长李国华。 18年的坚忍不拔,18年的无怨无悔!李国华创造了供电服务18年零投诉的记录,他用微笑化解客户用电心结,他用奉献点亮万家灯火。 驻村,点亮“安全灯” 以前的供电管理模式是抄表到变压器,后来才是抄表到户,再后来就有了今天的智能表。供电服务也一个人管一个或者几个变压器,抄表的管维护,收费的只管收费。而当时李家华管理的长胜笔架村、九龙村是没有公路的,抄一次表来回要四、五天左右。 李国华说,那个时候,一个人管的台区,是没有人帮忙的。有一次吹大风,低压线掉在地上,我一个人去处理,紧左边的线,右边的线又断了。最后想办法用线绑起,杆子又偏了。因为那个时候的线路破股线、铁丝代线,水泥方杆、木电杆很普遍,出故障的时候也多。我当时就想,与其出了问题才整,我不如把该整的地方一次性整好。最后我索性就住在那个村,把低压线路的隐患和农户大院子的凌乱得像蜘蛛网的表计疗理好。 笔架村2社68岁的老社长赵清平介绍说,他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我们3社的几个大院子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不见了,晚上用电再也没有“扯过筋”(闪火的意思)了。我现在都是70多岁的人了,从用电照亮到现在,我见了一些管电的,还没有像李师傅这样的人。整线路、辗电表,还帮我们些家庭把室内线路都整改好,既不要回报,又不收一分钱。晚上还参加我们的社员大会,给我们讲用电安全常识,真难遇到他这样的好人。就是现在瞒,也有不少老百姓谝(赞赏的意思)他嘛!他帮我们整改线路又不要钱,我们最后只有给他做了一面锦旗给他送到所里去,以表示我们全社父老乡亲的一点心意。 服务,管到“室内灯” 目前,李国华所负责管理的12个台区、2700多户、3.2万人的供电服务中,无论是街道场镇变、还是农村变,台区线损合格率、数据采集合格率都是百分之百。 瓦室中街256号的病残用户陈建明,对李家华的用电服务如数家珍:我受伤致残后,整天就只有与轮椅相伴,家属为了生计在馆子给别人打工。昨年有一次,我的漏电保护器坏了莫电用,我当时打电话给他,他在猫儿梁(塔子村1社)整线路,他说现在正忙一时回不来,等晚上回来后一定来给我看一下。他在檫黑(傍晚时分)回来后,硬是来打起电筒都给我整好了的。前不久,我们街道上的路灯坏了,我打电话他庚及就来了。他人不错,我们这条街道的男女老少都的他很有好感,莫啥说的。我下肢瘫痪整天只能坐在轮椅上,他多少时候就像亲兄弟一样来关心我,还帮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很感激他。 谈及对陈建明的帮助,李国华则说,他在外务工不幸身负重伤,在家又行动很不方便,考虑到他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下有儿女读书,现在自己又丧失了劳动能力,无力养家。为此我就时常去探望他,帮他做些事情,给他拿钱购电充值。我想别人有难,就应该伸出援手帮帮他。虽然仅仅是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但对他来说就是生存的动力,前行的明灯。我们电力人就是光明的使者! 坚守,撑好“不眠灯” 现在的外勤班长,从过去的抢险队长演变过来,说白了就是供电故障抢修的突击队长。作为外勤班长的他,既要“主管”负责全所的抢修任务的落实完成,又要“分管”自己的12个变压器台区的供电服务,忙里忙外一把手。 在平常的线路维护巡视工作中,他从不分份内份外,不计较个人得失。抢险检修,他总是冲在最危险最关键的地方,把困难留给自己,经常是汗水浸透衣襟,双腿裹满泥浆。 与李国华共事有10个年头的同事蒋文华介绍说,老李对工作是个有责任担当的人,所有高低压线路,用户表计内外的线路,哪里都需要他,哪里就有他。长期以来,他是个没有上下班时间,更没有白天晚上的人。别人上班他在上班,别人下班他还在上班。逢年过节值班,他是响当当的“李所长”,拿他自己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干这一行就要务这一行,最起码要对得起每个月领到的“红高粱”。 今年端午节,假期3天都在不停的下大雨,瓦室片区10千伏九(浴溪)—药(铺)线的赵塬村1、4社公变烧坏,造成两个社失电。6月17日早晨,他在接到莫电情况后,庚即带领李季、蒋文华、周武等人驱车前往,到达现场后,组织大家紧急开展停电隔离,检测故障原因。 在检查完第一台变压器后,他们马上又赶往第二个故障点,茂密的植被和雨后的土路给上山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时,泥土裹满了裤腿,脚上的鞋袜也变得沉重起来,看似两基电杆120米远距离却走了近半个多小时。在这条穿梭山林的路上,雨水的泥泞湿滑,爬坡上坎,上山下山,李国华和他的兄弟们用汗水和艰辛书写着节日值班保电的风采。 像这种节日值班期间,处理突发停电故障的情景对李国华来说是家常便饭了,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狂风暴雨,他总是冲锋在最前面的“领头雁”。(杨映忠)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