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架通56公里“光明栈道”

发布日期: 2018-06-26

  

 

  安岳县广惠村到乐至县文峰乡,行车距离78公里,连接彼此的,除了一段段穿梭乡野的乡村公路,还有一条56公里腾空而架的空中“栈道”。

  6月21日,伴随着广惠至文峰220千伏新建线路顺利竣工投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历时8个月,精心打造的又一民生工程圆满画上句号。铁塔飞架、银线穿林,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在结束安岳电网孤网运行历史的同时,为提升整个资阳电网供电可靠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工程比预期提前7个月完工,再次刷新“资阳速度”,彰显“资阳精神”。

资阳:架通56公里“光明栈道”

  一盘棋——精准布局

  广惠至文峰220千伏线路工程起于安岳县广惠220千伏变电站,止于乐至县文峰220千伏变电站。线路共有2个标段,全长2×56千米,铁塔145基,工程总投资1.33亿元,由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建设管理。

  工期紧、任务重、跨越多、外部环境复杂、拆迁协调紧张……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资阳公司统筹布局、精心规划,将责任层层划分,将问题一一罗列。公司党政负责人挂帅,迅速行动、靠前指挥、严把总关;秉承“向管理要成效”的精神,抽调精兵强干,成立业主项目部,强化过程管控;采取“学习—建设—学习”的新模式,不断整合队伍素质,确保标准化建设不打折扣;全面运用现场人员定位系统,规范作业行为……因地制宜的系列措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基础。

  在安岳境内,新建的220千伏广文线路涉及跨越2条110千伏线路,1条35千伏线路、11条10千伏主线及分支线路,57处0.4千伏及以下线路。“我们的任务是配合施工区域内的线路迁改和停电,做好供电优质服务!”在国网安岳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蔡世平看来,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保证老百姓生产生活用电,绝非一项轻松活。施工期间,他和同事们针对每一个跨越点开展了周密的现场查勘,结合施工环境,精心绘制成册。面对采集的图纸,仔细琢磨每一处施工难点,反复推敲,明确了负荷割接、绝缘化改造、线路迁改和运行方式调整等具体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线路改接供电方案。“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方法得当,安岳境内的施工进展顺利。”蔡世平表示。

资阳:架通56公里“光明栈道”

  一条令——务期必成

  从2017年11月破土动工到2018年6月竣工验收,220千伏广文线新建工程紧锣密鼓。“务必6月3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全线畅通运行”成为每一名参建者牢记于心、付诸于行的“军令状”。

  2017年的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对于忙于电力组塔的工人们来说却赶上了好时期。“冬天早上在塔上作业时手会冻僵,难度会稍大些。”从事高空作业近20年的师傅沈中孝对于铁塔“蜘蛛侠”的工作再熟悉不过。“但天气不差,正是干活的好时候。”沈中孝说,比起夏天太阳暴晒、汗流浃背,冬季施工还是要轻松得多。为了保障工作效率,工作班成员都是轮流作业。“每次登塔基本都要呆上4个小时,除了中午下来吃饭,一天大概工作8个小时。”对于这样的生活,沈中孝和同事们早已习以为常。

  进入2018年的4月,30℃的温度让乐至的郊外提前入夏。走进工地放眼望去,铁塔上工人们与银线为舞,地面上牵引机和张力机轰鸣作响。放线、展线、拉线……数根银线凌空伸展,牵扯在高耸入云的座座铁塔下,向天边慢慢延伸。经过前期基础开挖、组立铁塔到再到放线作业,工程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全部完成后就具备投运条件了!”现场工程管理人员韩泽兵每日紧盯着现场,盘算工期。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此次施工还特别采用了无人机放线,利用无人机沿线路上空飞行并施放一根2.5毫米的引绳通过各塔,然后利用这根轻质引绳不断牵引后续引绳,直到牵通一根四级16毫米的引绳,整个放线过程干净、利索、高效。“和传统的放线相比,无人机放线不受地形限制,施工效率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也有利于环保、减少了对沿线植被的破坏。”韩泽兵介绍说。

资阳:架通56公里“光明栈道”

  一张网——破解难题

  谈起工程中的难点,施工项目部经理何建兵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220千伏广文线的架设要跨越两条高速,如何精准施策,确保平稳过渡是重中之重。

  4月12日清晨,乐至县孔雀乡被匆匆的脚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大早,工人们三五成群,分成两组,背上工器具赶往村旁高速路两侧电力铁塔所在的山坡。

  “本次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广文线220千伏输电线路铁塔跨接线路,比起以往的工程,这次施工地形比较复杂……”8时许,工人们集合完毕,工作负责人开始交办一天的任务。N93塔至N94塔档距205米,线路跨越渝蓉高速,施工过程中将面临跨越线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断高速公路通行等一系列问题,难度程度高、危险系数大。

  “为确保施工万无一失,采取跨越架封网是必要的措施。”何建兵介绍道,跨越网铺设到高速路上空,是保障安全施工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两处山坡的空地上,工人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忙碌开来。上午9时,在海拔较低的一侧,4名工作人员登上跨越架,为正式“拉网”做准备;另一侧,十余名工人将耗时近一个钟头织好的白色线网理顺,并将网的一边用滑扣拴在拉绳上。

  此时,高速路上,交警人员暂停了交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车辆限制时间,施工人员奔跑着拉线。“看到这么多车辆堵在高速路上,我们心里比司机还紧张,抓紧时间是唯一的命令!”现场安全监督员毛远飞说。4分30秒后,12根用于铺网和拉网的绳索顺利就位。

  “一号线开始拉!”“注意收紧、拴好……”对讲机里传出声声指示,铺网行动迅速展开。在近40名工人的通力配合下,一张长40米,宽20米的绳网在20分钟内顺利铺设完成。

  “接下来就是牵引线,预计12天左右完成本次施工段的全部放线任务。”在现场指挥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高科如释重负,他表示,“天网”的顺利架设为整个施工开了一个好头。

资阳:架通56公里“光明栈道”

  一股劲——签完协议

  220千伏广文线新建工程涉及沿途房屋拆迁62户。为确保拆迁工作彻底、赔偿支付到位、百姓群众满意,资阳公司引入川渝三通道地方协调经验,迅速掌大局、摸情况、思对策,积累对接沿线地方政府,同时调派具有丰富协调经验的员工,前往现场进行协调动员。

  截止到6月6日,工程乐至段涉及的房屋拆迁44户中,43户已签订拆迁协议或达成一致意见,位于东山镇保安寨村的“钉子户”刘军的住房成了通电投运的最后一道关卡。该房屋与220千伏高压线路的垂直距离仅5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6月7日上午,由国网乐至县供电公司、乐至县委、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征迁协商小组一同来到刘军家,就拆迁补偿问题再次进行协商。这已是该小组的第五次上门。

  “在拆迁协调方面,我们的原则是既符合政府政策,也决不让老百姓吃亏。”负责属地房屋拆迁工作的乐至供电公司员工刘波不无感慨。主动对接政府寻求帮助,走村串户宣传惠民政策,耐心解答农户顾虑……在工程开建以来,刘波没少操心。

  “不说那么多,达不到我的要求一律免谈。”协商小组刚一坐下,一向固执的房屋主人刘军便表示“赔偿太少”,拒不妥协,态度坚决而蛮横。

  “老刘,你所反应的各地拆迁补偿的标准,确实是不一样,这是县政府的文件,你看一下!”

  “关于高压线电磁辐射的问题您大可放心,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面对房屋主人的各种“不满”,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循循善诱,并着重将整项工程建成投运后对百姓用电的好处悉数告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问题的症结一步步解开,刘军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跟妻子电话商量一番后,他就拆迁细节问题再次与工作人员进行了协商,最终同意了拆迁补偿方案,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上签字,并按下手印。

  6月21日上午8时,在经过24小时的试运行后,220千伏广文线正式投运送电,工程建设顺利实现“五个零”(零伤亡、零阻工、零缺陷、零尾工、零投诉)目标。

  链接:

  220千伏广文线建成之前,安岳电网和资阳主电网处于完全分开状态,由内江、遂宁电网供电。由于简阳划归成都之后,资阳电网与成都、内江电网500/220千伏电磁环网解环,资阳500千伏变电站就成了资阳220千伏电网(不含广惠220kV变电站)的唯一电源点。一旦资阳500千伏变电站两台主变均失电,资阳电网将减供负荷比例约51%,构成较大电网事故,将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工程建成后,资阳220千伏电网经广惠220千伏变电站与遂宁电网、内江电网相连,一方面彻底解决了安岳电网孤网运行问题,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整个资阳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于消除较大电力事故隐患以及推动资阳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程杰)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