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早就盼着你们来帮我装动力电了。”5月25日,在巴中南江县朱公乡百坪村3社马泽明家传来阵阵笑声。国网南江县供电公司9名党员服务队队员在马泽明家院子里忙前忙后。张贴安全用电知识画册、讲解掌上电力APP使用方法、确定新架线路走向、立杆位置…… 马泽明是朱公乡百坪村3社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彻底摆脱贫困,2015年年初,马泽明与儿子马军贤在家办起了养殖场,经过3年多的努力,养殖场规模从最初的40余头猪增长到现在的300余头,还增加养殖了土鸡600余只、牛10余头。 动力电的“高门槛” “原来的电啊,哎……抓一把苞谷(玉米)放粉碎机里头都要粉(磨)半天,粉100斤苞谷要一个多小时,只有下雨天不能干活时在屋里慢慢粉。”说起以前的用电情况,马军贤一脸苦笑。早在2015年初办养殖场时,马军贤就想为自己家装上动力电,方便粉碎玉米等猪食。那时,朱公乡由小水电供区正直电力公司供电,安装加工动力电需要自己出资建设,从电线、电杆到电表,费用达1万余元,加之全社只有一台变压器,电压不足,带动小型粉碎机都特别困难。 一万余元的动力电安装费,对于初办养殖场的马泽明一家来说无疑成了“高门槛”。最后,马军贤只能收购一台二手小型柴油粉碎机,虽比电动粉碎机快,但效率还是慢,而且不安全。随着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猪糠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加工动力电问题迫在眉睫。 突如其来“无门槛” 今年4月小水电供区接收后,电网改造施工队进场百坪村3社,看着不断立起的新电杆,马军贤再也坐不住了,准备好1万多元的安装费,主动联系当地供电所,请求安装动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9名队员驱车前往马泽明家。 “马大哥,我们国网南江县供电公司将你们整村纳入改造范围,三相电通到你家门口,你只需要给电网改造施工队指定电杆位置就可以了,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 “还有这种好事?”马军贤一脸的不可置信,自己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安的“高门槛”动力电现在竟然变成了“无门槛”。 “真的不需要,等生活用电表计安装好后,下载掌上电力APP,再用手机申报动力电就行。有了掌上电力,自己在家就能缴纳电费,还能随时查询剩余电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陈均明解说到。 “这么方便啊,等动力电安好了,我就去买一台大型粉碎机,一个小时可以粉2000多斤苞谷。”想着新粉碎机的效率,马军贤乐得笑出了声,产业有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细微之举“暖心田” “马大哥,在发展好产业的同时不仅要注意环境卫生,还要注意用电安全。”队员们一边递去防护用品,一边发图文并茂的安全用电知识画册,一一讲解着画册上的安全用电知识。了解到马泽明孙女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后,队员们还发放了作业本及印有安全用电知识的笔等给马泽明,鼓励他教导子女好好学习。 “你们考虑的太周到了,谢谢!”说罢,马泽明一家人接过服务队员们手中的筒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及电热水壶。 通过前一次走访,细心的队员们发现养猪场内用电线路杂乱,地面湿滑,空气中伴随一股恶臭,长期不做防护措施处于此类环境中,不利于人体健康,便自己掏腰包给马泽明购买了防护用品。(彭滟)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