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人】周金文:像野草一样坚强

发布日期: 2018-05-11

 

  【编前语】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留下了沉痛记忆。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四川人民在全国的支援下,拧成一股绳,奋起抗震救灾、生死营救。国家电网公司更是举全网之力保电救灾,恢复重建电网。十年后,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本网特别策划推出【十年十人】栏目,走近十位经历了大灾大悲大爱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员工,讲述他们这十年的故事,献给坚强的四川电力人。

  四月的阿坝小金县,凉风习习,天空一片湛蓝。穿过巴朗山隧道时,狂风飘雪,而走出隧道来到小金县却又是另一片风光。这一路的景象,仿佛就是周金文的人生一样,地震使他的人生变为黑色。之后,他选择坚守藏区,通过支援边远山区建设,重新描绘人生的彩色,迎来另一片风光。  

【十年十人】周金文:像野草一样坚强

 

成为援建藏区志愿者

  “‘儿啊,你在哪里?爸爸来救你了。’起初还有很多求救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直到5月14日晚,孩子的遗体才被找到,这一刻我的人生从此变为黑白……”周金文说,5.12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当时的一幕幕惨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即便难受至极,周金文也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他不想让妻子黄绍书知道自己难受,因为一旦他表现出伤心难过,因思念儿子,积郁成疾的妻子肯定会瞬间崩溃。

  “如果不是想到还有年幼的小儿子,我觉得活着就是为了逝去。”换一个工作环境,离开伤心地。2016年,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寻找电力援建藏区的志愿者,周金文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阿坝藏区。今年是周金文来到藏区的第三个年头,他的小儿子经常会对他说:“爸爸,你现在离我好远哦,你都是两个月才回一次家……”但是周金文想着,新的工作环境、新的生活,人生总是要往前走的。

  坚持做快乐的小事

  “现在肯定好多了啊,我自己用了多少电,就交多少的电费。”4月26日,在小金县三关桥村,刚刚结束早上卖菜生意的藏区村民们正三三两两地往家里走,谈到安装智能电表之后的用电感受时,村民们都说好。

  “以前很多村没有使用智能电表计量,收费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周金文来到小金县后发现,抄表员先要抄台区总表,再分别抄每一家的分表,每一户老百姓的电费算法就是总表价格分摊平均。而这种计费方式让一部分不自觉的村民占了很大的便宜,偷电的人只需要将家里的电挂接在公用线路上,无论怎样超负荷用电,自家的电表不会转动。于是邻里间经常因为电费的事情发生纠纷。

  安装和普及智能电表,便成为周金文来到小金县后最重要的工作,有时候,他和工友们一天就要安装50多只智能电表。如何剪线才能只脱绝缘表层不伤电线线芯、如何布线才能使工艺更加美观,如何展放电缆才能不影响藏居民宿风景……结合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周金文将这些技巧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藏区的工友们。

  援藏期间,周金文与藏族工友相处得越来越融洽,由于回家的路程太远,周金文将近两个月才会回家一趟,每逢周末加班,工友们都会叫上他,他也非常乐意和工友们一起干活,一起爬高山、一起进藏家,不到三年时间,周金文走过了小金县14个乡90个村,完成了300多个配变台区考核、表计计费、采集终端的安装接线工作。

  忙碌渐渐让周金文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十年前,地震带来的伤害,如同硫酸腐蚀野草一般,让我渐渐枯槁;十年后,我要像野草一样顽强,拼命愈合生长,并希望用自己这一点点绿,来点缀世界。”周金文说。

  5月底,周金文即将完成3年援藏任务,但由于对于藏区的热爱,以及和藏区工友结下的友谊,周金文希望继续援助藏区,直到2020年援藏计划结束再回到青川木鱼乡。(文学 张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