蓥华:心路为笔绘就美景

发布日期: 2018-05-04

  春暖花开,走进四川德阳什邡市湔氐镇,随处可见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渠环绕田园,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幅秀美乡村、宜居社区的画卷映入眼帘。湔氐镇副镇长廖方静对前来主动对接供电服务的德阳湔氐供电所所长陈晓松说道:“我们乡村的美好蓝图正在一一实现,电力公司那么用情用力的‘连心桥’,当之无愧是我们美好蓝图实现的五彩笔。”

  “服务美好乡村建设,从我们国网总部、到省市公司,都要我们当好电力先行官,我们身处家乡,更加责无旁贷嘛。”陈晓松的回应,答出了供电人在落实十九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自觉自律和自发——

  蓥华:心路为笔绘就美景

  靠前用心,助推特色农业做强做大

  4月11日,中国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三门峡召开。此次博览会上,四川德阳什邡市湔氐镇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评为“中国黄背木耳之乡”。

  什邡市湔氐镇种植黄背木耳的历史长达30多年,是该镇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蓥华公司通过“三本台账”走访和 “三用”服务活动,采取分片、分台区包干的方式,主动深入木耳种植户,了解需求,提前规划,精准施策,先后在该镇新增变压器容量达50余台,容量达10000KVA,切实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月28日,在湔氐镇桐林村木耳种植大户张文平家中,问起今年木耳行情,他的脸上掩不住的笑意。张文平说:“如果是以前,用人工打水,木耳涨势哪会有这么好,现在菌袋拌料、装包、蒸袋、菌丝接种等各个环节都能随时用电,特别是电充足后,抽水顺溜溜的改用自动打水,节约劳力,产量又高。真的好用电,用电真的好。”张文平边说边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木耳长得好,耳农笑得欢。据廖方静副镇长介绍,今年湔氐木耳种植户达7000多户,占该镇村户近54%。种植面积达1.6亿平方尺袋,预计产值近7亿元。下一步,湔氐镇将做木耳深加工,争取让湔氐镇成为彻彻底底的“全国黄背木耳之乡”。

  精准用力,助力新农村示范建设蓬勃发展

  在龙门山脉的清水河畔,一排排仿古民居依山而建,绿树成荫,仿佛世外桃源,这就是什邡市湔氐镇打造的新农村---龙泉村“樱花谷”,一派迷人的景色。

  2015年,龙泉村成为四川省最美乡村示范点打造点之一。该镇以“樱花谷”为中心,三年一台阶,樱花栽植已成气候,目前已有樱花约2000余亩。20多户农家乐也相继在樱花谷相继落户。

  从2017年开始,当樱花烂漫时,该镇就举办“浪漫樱花之旅”活动,今年是第二届,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沿山樱花旅游观光,还有滑翔伞飞行表演、农副产品展销以及大型文艺节目演出等项目,吸引了八方来客,用电的需求很大。

  为积极配合湔氐镇对外宣传和展示沿山旅游开发、旅游强镇的建设,蓥华公司主动对接政府,将樱花谷线路进行迁改,变压器进行增容。平时,派专人进行服务,在樱花节期间,增派5人在重要场所巡视服务,有力保障樱花节顺畅举办。

  截止目前,该镇的沿山乡村旅游景点的各类农家乐有40余家,使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挣钱。

  细节用情,服务农民足不出户“富”起来

  “刘老板,这个漏保一定不要退出哈,它可是保障你们农家乐用电安全的‘护身符’噢!”“吴大娘,这是我们的心连心服务卡,有用电需求随时联系我们。”

  灿烂阳光下,公司员工刘衍兴和同事们奔忙在农家乐之间,穿行在山谷中,挨家挨户检查用电装置、宣传用电知识,为即将到来的农家乐接待高峰安全用电保驾护航。

  随着沿山旅游开发,从5月起,到湔氐镇旅游、特别是7月前来避暑的人川流不息,农家乐也随之兴旺起来。在接待高峰之前做好农家乐安全用电宣传和检查、维护,是公司每年春末的重要工作。

  “这生意都做了五年了,他们供电公司每年都提前为我们扫清了安全用电隐患,还教我们把电用好,有他们在,我们就放心营业,放心扩张了。”农家乐老板刘开全开心的说道。

  湔氐镇白虎头3组鱼塘主陈老板也深有感触。有天晚上11点过,抽氧机突然没电不转了,他抱着试一试打了连心卡上的报修电话,没想到几分钟就来给他处理好了。他逢人就说:“我们这里的农家乐,我们为农家乐提供食材的,脚不出镇就赚钱,离不开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国家振兴乡村的目标,是农民期盼的日子。在振兴乡村的路上,蓥华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2014年以来,供投资2400余万元,不断提升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完成了10个整村、11个中心村农网升级改造,惠及村民近8万人,让老百姓因电而乐,因电而富,让乡村因电而变、因电而兴。(汤和均)

  信息来源:国网德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