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本周,男,现年55岁,1985年6月参工,现在国网巴中供电供电平昌分供电公司镇龙供电所工作。他右腿受伤行动不便,在工作上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多年来他所管辖的片区从未发生过一起投诉举报、一起安全事件,实现了“零投诉、零事故”工作目标。今年2月,他被评为该公司2018年首位月度明星。 降损增效“行家” 自从参加工作,他便在镇龙供电所望京供电组从事供电管理工作,主动承担起供电网络较差、交通偏远的19个变台853户的供电管理和维护工作。农村供电所供电管理工作对于常人或许不那么难,但对于何本周就显得不同寻常了。1997年他的右腿严重摔伤,股骨头坏死,走路一瘸一拐,路程稍远,病腿会折磨得他钻心地痛,再加上55岁的年龄,使他在同样的工作上要比其他同事付出更多努力和心血。见他残疾了工作还那么努力,所里有很多人都劝他歇歇了,不用这么拼命,他却说:“虽然我身体有点残疾,但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他首先对自己管理的辖区线路设备进行了全面巡查,网络的状况比他想象中还要差,木杆、小方干比比皆是,障碍物挂靠线路的情况在每个变台都存在,这怎么把线损降得下来,他的头一下大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绝不能打退场鼓,不能让别人看我的笑话,他给自己暗暗打气。于是为了降低线损,他始终坚持每月对自己管理辖区的19台变压器和线路巡查一次,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按时抄表到位,没有出现一起错抄、漏抄、估抄事情发生。每次巡查时他都随身带着他的“特种兵器”—一把锋利的弯刀,别看他平地腿脚不灵便,坡地上他常常施展自己的才能,挥舞着弯刀,线路下一棵棵障碍物应声倒地。在他所管辖的片区,无论是400V还是10kV线路线路通道都似“高速公路”,让电网畅通无阻。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目前,他管辖的片区综合线损由50%降到10%左右,智能表覆盖率、采集接入率、采集成功率、台区线损合格率均达100%。 客户的“电保姆” 一提何本周的名字,望京片区的用电客户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他对客户是有求必应,不论是寒冬腊月晚上,还是狂风暴雨或炎炎的夏日,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都会立即赶过去为客户分忧解难,排除除用电故障。 记得是2016年寒冬的一个深夜,南坝村十社一个孤寡老人的电话把他从梦中唤醒,说他家里没电了。他开门一看,外面还沥沥下着小雨,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想起到哪里还有三公里路,自己脚又不方便,当时就有点不想去了,但转过来一想,老人一个人在家没有电多么不方便,万一晚上起床上厕所……想到这里,他毫不迟疑挎起工具包,打上雨伞一瘸一拐就上路了,短短的三公里路他就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老人家后沿着室内线路由内到外查找线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最终发现是用户线路闸刀熔断丝烧了,于是便更换了熔丝,恢复老人家的用电。此时才发现身上的衣服早被雨水打湿了,在身上冰冷冰冷的。老人再三挽留他把衣服烤干天亮才回去,他婉言拒绝老人的好意,冒着寒冬湿冷的天气赶回去。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在平常不过了,用户哪怕就是家里换一颗灯泡、一个开关,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他打电话,他也不亦乐乎跑去更换处理。同事们都说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电保姆”,他的电话就是望京的“95598”电力热线。他说,我也不是什么圣人,有时也有情绪,但看到故障处理后重新点亮的万家灯火和客户喜悦之情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豪感,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降低投诉的“真经” 在其他同事为投诉焦头烂额的情况下,他却连年实现了“零投诉”,于是同事们都来向他取经,问他是怎么管理的,怎么实现了“零投诉”?有什么窍门?他说其实这个很简单,只要你坚持“你用电、我用心”为民服务的宗旨,把客户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反过来客户也就把你当做朋友、亲人。平时要多到自己管理的辖区去转转,一是可以巡查线路,及时发现排除线路隐患,二是还可以跟用户多沟通交流,宣传解释用电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安全用电知识,帮助客户排查家中用电隐患。长期下来自然而然就跟客户混熟了,他们就会把你当成朋友,当成亲人。当他们有什么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你打电话,而不是打投诉电话。这样还有什么投诉可言?反过来说,如果客户给你打几次电话你都不接,爱理不理,也不及时处理,你说客户有什么事情还会不会找你?你说他会不会投诉你?几句朴实的语言不经意地道出了降低投诉的“真经”。 在最近几年智能表换装、农网改造、低电压治理中,他每天起早贪黑跟班作业,监督配合施工队作业,全力做好停送电、信息采集和协调等工作,向用电客户积极宣传解释,得到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为施工队能顺利施工、按时完成工程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今后配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刘小斌)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