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 距离城区数十公里的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东奄村在一幅幅红色对联的装点和孩子们欢快的嬉闹声中一改往日的宁静,变得热闹起来。 午后的阳光透过山林,懒懒地洒满村庄。69岁的李正兴和60岁的老伴康纪慧坐在门前的矮板凳上理着刚采摘的青菜,时不时抬起头向门外小路延伸的方向张望。 “李大爷,供电所的员工今天又要给你们过年哇?”邻居胡大婶放下手里的针线活,与两位老人拉起了家常。 “就是就是,一会过来陪我们吃团年饭!”每每提起那帮“孩子”,李正兴感动不已。30岁的独子几年前在一场意外中去世,自己因病常年吃药行动不便,妻子受失亲之痛精神失常,每月靠几百月的低保补贴艰难度日……满头银发和满面皱纹镌刻着他不愿提及的过去。平日子,供电所员工如儿女般的嘘寒问暖和热心帮扶让他倍感亲切。 “去年春节他们也来看了我们,这一晃又是一年了……”言语间,李正兴擦了擦湿润的的眼角。 手提灯笼、拿上春联、肩扛大米、拎上油和菜……下午4时,5名统一着装“‘红细胞’志愿者”红马夹的迎接供电所人员走进了李正兴家用砖和木板搭建的简陋小屋。 “大爷大妈,今天我们不值班,专程来给你们拜年来了!”所长雷正军迎上前握着老人的手问好,随后吩咐大家赶紧行动起来打点家事。 门口,两名年轻小伙架起梯子,在屋檐下挂上两盏大红灯笼,动作麻利地贴上喜庆的春联;厨房里,另外两名队友摆弄起锅碗瓢盆,切菜生火,按着准备好的食谱烹饪一道道美味。忙碌之余,大伙不忘带上工器具给老人家里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做一次全面检查。 “您看对联贴正了吧?” “要得,要得!” “大妈,还有大一点的碗么?” “有,在这边,我来拿!” …… 欢乐的节奏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李正兴和老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一会给您露一手我做的青菜,这个我在行!”志愿者范宇从大学毕业才分配到供电所不久,第一次和同事们陪孤苦无依的老人过年,显得异常兴奋。 “两个老人生活比较困难,过年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你们,来!尝尝这个!”好心的胡大婶从自家端来一盘瓜子,热情地招呼大家吃。 在5个“子女”的忙里忙外中,一份份热气腾腾的过年菜陆续上桌。红烧肉、木耳肉片、土豆丝、菜头汤……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李正兴和老伴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招呼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 昏黄的灯光下,是一个简陋的圆桌、几把借来的塑料凳子、简单而可口的饭菜和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 聊聊家常,谈谈工作,说个笑话……时间在柔和的灯光中静静流淌。 晚上8时,伴随着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准点开播,李正兴的小屋里,再次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程杰谢敏毅)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