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同胞,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这是十年前的2008年寒冬时节,为欢庆夺取那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胜利,在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四组苗族同胞陶树辉家门前的院坝里,当地群众载歌载舞的情景。 时隔十年,2018年1月30日,笔者再次来到这处农家小院,再次见到了小院主人陶树辉。 虽说已是67岁的年纪,但是看上去,陶树辉依然精神抖擞。他正合上电闸,用电动粉碎机给饲养的猪粉碎苞谷饲料。国网古蔺县供电公司德耀供电所箭竹营配站员工袁汝龙、龙汝强则忙着给陶树辉家检查室内用电线路设备。 “现在用电好得很,线路、变压器都改造过了,看嘛,这回又受冻了,用电却一点没受影响。”陶树辉高兴地说着这些年用电的变化。 现在,儿女们各自成家立业了,陶树辉在家养了些猪和牛。平常打饲料全部用电,他觉得省事得很,一点不费力。 这一天中午时分,团结村气温仅零摄氏度。受近几日寒潮凝冻天气影响,海拔超过1000米的箭竹乡一带,树木被冰包裹了起来,随着冻雨的暂停,冰棒正逐渐消融;一些房顶上,还有零星白色的冰雪;风刮过,面部、手部明显是冻木的感觉。 “这几年来,箭竹乡已经陆续实施农网改造,还投运了35千伏箭竹变电站,这里的用电也由末端变为首端”,箭竹营配站站长魏厚强说,“就算这次这么大的寒潮凝冻天气,主线依然稳定,只有一些零星的地方因为树竹被冰雪压断倒伏,影响了少数低压线路运行,但很快就排除了故障。” 十年前那场冰灾发生时,就工作在箭竹乡的魏厚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登杆抢险的情景:身上背着两只工具包,一只装着工业盐,用于帮助融化杆上的坚冰;另一只背着各种工具,其中,榔头是除冰的首选工具,但是,一锤两锤敲上去,将电杆和导线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冰几乎没有“杀伤力”,除冰异常艰难。 “现在农网更加坚强了,遇到这种冰雪灾害,我们也可以睡得相对安心了。”魏厚强说出了灾害天气时运维抢修同十年前发生的显著变化,道出了用电有保障给山乡群众送来的实惠。 就在邻近箭竹乡仅几公里的德耀镇,赶场购置年货的人们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在寒风呼呼的天气里,每家门店都亮着温暖的灯光。 随意走进一家叫做“天缘酒家”的餐馆,不大的殿堂内,就摆放着四张餐桌。这不是一般的餐桌,准确地说是“餐桌+电暖炉”的组合。这种特殊的餐桌,正陪伴客人温暖地用餐。厨房里可一次性蒸出100多斤米饭的电蒸饭器,正呼呼冒着蒸汽…… 古蔺冬天湿冷,几乎每户人家都添置了这种电暖炉,既当餐桌茶桌,又是冬天取暖避寒的“神器”,没有煤烟困扰,受欢迎得很。(张跃)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