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九石线】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发布日期: 2018-01-23

——500千伏九石一线抢险侧记

  2018年1月20日,停运23天的四川水电外送主干线之一的500千伏九石一线在完成了一基受损铁塔的更换后,恢复了运行。然后,它将继续与九石二线共同承担四川九龙、纳日片区1000多座小型水电厂电量的送出重任;它将每日输送100万千瓦及以上的清洁能源;它将促进九龙等藏区发展和为华东地区顺利度冬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

  也许您会问,23天更换一基铁塔,还是一条如此重要的送电通道上的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央电视台也对这事儿进行了关注。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是一起罕见车祸引发的应急抢修

  2017年12月28日21时11分,G108国道雅安区间段拖乌山区,一辆重载货车经过一个弯道时,受路上的暗冰影响失控侧翻。长距离滑行后,货车狠狠地撞上了500千伏九石一线256号铁塔,并钻进了塔体。

  重伤的铁塔“疼”得以70度的角度向公路方向倾倒,所幸被塔上重30吨的导线拉住,这个高52米,自重40吨的“巨人”才勉强地“站立”。闻迅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的电力员工判定,256号铁塔一旦发生倒塔断线,势必压断旁边另一条电力外送通道500千伏九石二线及下穿的其它供电和通信线路,严重影响四川水电外送和沿线5个乡镇的群众生活用电,严重影响当地通讯,并导致G108国道中断甚至瘫痪。

  此时,距元旦小长假仅有2天,面对这起罕见的车祸引发的紧急故障,以及故障可能导致的各种更为严重的灾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应急抢险第一梯队连夜赶到现场,进行险情排查、危险区隔离、协助当地政府转移附近彝族村民至安全地区等工作;调集运检、设计、抢修等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大量高科技电力抢险设备前往石棉县孟获村进行应急抢险。

  “我们的任务是以特殊巡视和航拍等方式详细了解256号铁塔及邻近铁塔的受损情况,以为此次应急处理以及故障抢修提供第一手资料……”当日晚10时许,第一时间到达故障地的电力应急队员胡伟、杨蔚等人已向应急抢修指挥部传回了无人机航拍到的铁塔受损情况,为之后的抢修计划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雪战拖乌山,只为轻轻放倒一座塔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直接拆除故障塔,组建新塔,很快就能恢复供电。可是这一次我们除了考虑要电网安全,还必须保证抢修时铁塔附近360余户村民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假日期间当地交通要道的安全,这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抢修不得不分节点进行……”国网四川检修公司运检部副主任雷泽宇介绍说。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在车祸后至元月2日,抢修重点是保塔,应急抢修人员在九石线255、256A号铁塔开挖地锚,设置临时反向拉线,对256号铁塔进行临时加固;同时又调用两台重达260吨级的巨无霸吊车以“左右搀扶”的方式对256号塔进行了“扶正”,避免故障塔倒伏并引发断线同时殃及周围。

  整个元旦小长假期间,200多名电力员工日夜奔波在海拔近3000米的拖乌山上,当地彝族居民眼见这样实实在在地保电行动十分感动。2017年12月31日的晚上,彝族大爷莫多哈舍专程来到胡伟等电力抢修人员的帐篷,为他们添柴加碳,陪着他们度过了这个特殊的跨年夜。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元月2日至4日,国网四川电力启动256号铁塔拆除工作。“256号铁塔高52米,倾斜后与旁边的九石二线的距离仅有21米,倒塔时的方向和动静将直接影响九石二线的安全,因此256号铁塔的拆除是此次应急抢修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最高的环节。”送变电公司九石抢项目部经理王泽贵介绍说。

  更让人头疼的是,天公并不作美,从2日晚上开始不停止的大雪此为整个抢修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元月3日,从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镜头中,亿万观众看到,凛冽的寒风中,豌豆大小的雪粒以斜飞的方式落下,砸在现场人员的脸上,头上。但没有人说冷,因为他们心里急得像有一团火。因倒塔需要,交通部门对108国道进行临时管制,同时又停掉了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为了大雪中等待的车辆早点恢复通行,孟获村300余户村民尽早恢复用电,抢修队员们在重重压力下争分夺秒。

  地面积雪已深至15公分。一踩一个雪窝的行走方式让抢修队员们在进行各种作业都得付出比平时多一倍的力气,但他们想着快些!再快些!!连接铁塔与巨型吊车的牵引线时,包裹冰雪的塔体冷到极致又湿滑,站在50米高的作业平台,抢修人员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进行工作。他们想着快些!再快些!!三台巨型吊车每一个牵引角度决定着铁塔倾倒的方向和速度,通过无人机监视指挥的抢修人员,一直紧盯着屏幕下达指令,他们也想着快些!再快些!!

  中午12时02分,受伤的256号铁塔开始慢速地定向倾倒。2小时后,故障铁塔终于轻轻地倒落在铺着厚雪的土地上。现场无法感受的震撼,通过中央电视台摄影记者特殊的拍摄方式,被亿万观众捕捉。大家为这场“雪战”惊叹!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零度以下的低温见证火热的感情

  第三个节点从2月4日故障塔拆除后开始,根据计划,应急抢修人员有序开始旧塔分解,塔基稳固以及新塔组立等工作。

  但整个抢修期间,四川雅安市遭受极寒天气袭击,出现持续的降雪天气,积雪厚度超过40厘米,铁塔覆冰厚度3厘米,给抢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天气太冷了,地上的暗冰至少有3厘米厚。”现场建管负责人陈智高说,在基础养护期间,现场气温一直在零摄氏度以下,为保证基础的强度合格,抢修人员采取暖棚养护,并在棚内用4盏3600瓦的油汀、4个装满钢碳的火盆对基础进行烘烤。同时安排人员分成三班倒,24小时检查火盆和油汀情况,让暖棚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经石棉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基础强度完全符合C30强度的标准要求。

  “与塔身保持着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撞坏塔材。”元月16日上午9时,1台70吨的吊车随着指挥人员的手势,紧紧“抓住”早已在地面组装好的左上曲臂,匀速、缓慢地向安装位置送去。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九石一线送电,抢修人员创新式地应用70吨的吊车进行新建铁塔吊装。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利用吊车进行吊装组塔,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高空作业量,还大大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如果利用传统的抱杆组塔方法,像256号这样的铁塔至少需要7天时间才能组立完成,现在只需2天时间就能完成。”王泽贵介绍说。

  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保证安全。国网四川电力严密组织,精准把控组建新塔的每个环节,同时利用智能运检平台、无人机飞巡等科技手段,对抢修现场进行全要素风险管控。

  元月20日,被皑皑大雪覆盖的拖乌山上,崭新的九石线256号铁塔傲然矗立。

  它值得骄傲,因为,它的出生比计划早了5天,也因为它的身上加载了最新的防撞击神器,还因为诞生于极寒时刻的它,负载着电网的温度。

(本站通讯员 王志奇 刘颖 李云 刘湘钒 赖良菊)

23天更换一基铁塔,时间都去哪儿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