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川藏线上的“电力名片”

发布日期: 2018-01-09

 

  2018年开年的一周内,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气温陡降至零下,一场突入袭来的大雪,更是让318进藏道路旁的藏中联网500千伏波密变电站银装素裹,徒增几分静谧浑厚。在这样连炊烟都会晚些升起的寒境中,依然穿梭着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建设者的身影。

送变电:川藏线上的“电力名片”

  控好每一个细节

  “顾工长,您还真别说,这雪下了一夜,堆在咱们这藏式风格的围墙上,还真是好看呢。”“可不是!不仅是这围墙,我们站内的所有建筑物都是采用的藏式风格,等变电站建完了,一定会跟周边的雪山、帕隆藏布江交相辉映,到时候咱们波密变就是这川藏线上的一颗美丽‘明珠’,也是藏中联网工程的‘名片’嘛!先别说这些了,咱们快去看看昨天盖了‘被子’的道路表观工艺怎么样。”59岁的老工长顾伟就对波密变的点滴成长和光明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站区220千伏GIS及继电器室附近,顾伟就揭开铺盖了塑料薄膜和棉被的混凝土道路,仔细检测道路混凝土温度,观察其表观工艺质量,并把此时的温度和昨夜实时监控测得的道路混凝土温度记录做对比、分析。

  此时,刚入职的资料员赵海林正与电气安装主要负责人何文一同走进500千伏GIS室。“文哥,每次要去这个GIS室内工作,都要穿鞋套,过除尘间,真是太麻烦了。”“海林,不仅是我们需要‘清灰’,你看,我们的门窗都封闭了,就是为了防止扬尘侵入,同时对厂房内实行每日清洁,就连设备运到室内之前必须在清洗区‘洗澡’,我们施工现场还设置有粉尘监测器,对现场粉尘度进行测控。这些都是确保GIS设备安装质量、提升效率必不可少的措施。”

  波密站地处高海拔低温区域,不利于GIS等设备的六氟化硫充注,充气过程中气瓶极易产生霜冻现象,降低充气效率,为解决该施工难题,施工项目部为其“穿上”HTJF-220L型六氟化硫气体自动加热服,自动恒温且持续的对气瓶加温,使气瓶中的六氟化硫快速排出,节省充气时间,提高六氟化硫的利用率,避免霜冻现象;同时,利用六氟化硫气体综合分析仪来对气体分解产物、纯度、湿度等进行测量,保障了气体充注质量。

送变电:川藏线上的“电力名片”

  防住每一处风险

  “再次强调,这次高抗油枕安装作业,一定要将安全带挂在可靠、牢固的挂点上!”在北面高抗区域,电气专职安全员聂廷东一边叮嘱高空作业安全要领,一边仔细评估高抗油枕、散热器等附件安装环境,逐一核查电抗器安装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被工程建设者视为“生命线”。波密变的主变压器在运输至站址过程中,需经过仅能承重100吨的迫龙沟特大桥,但对于近300吨的三相主变来说,显然无法承载,即使选用138吨单相变压器,强行运输依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波密变巧妙选择了三相一体变压器先拆分小件、到场再组装的方案,保障了主变的顺利安装。

  在日平均温度0℃左右的波密县,即便是室内,建设者们都很难保持以正常的工效推进工作,就在波密变的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的GIS及继电器室内,提前打开的电暖炉“温暖”了整个小室,此时室外的天寒地冻,仿佛与正在安装作业的电力工人没有一丝关系。

  自2017年初冬歇期结束,波密变建设人员便返回了施工现场,面对即将进入建筑施工高峰期的挑战,四川送变电施工项目部积极组织、合理调配各专业人员,以满足工期计划要求。在2017年12月土建成功转序后,早早排上计划本的电气安装工作也紧锣密鼓开始了。面对地处藏区、交通运输耗时长的问题,四川送变电施工项目部根据初设图纸,提前将软导线、钢芯铝绞线、金具、电缆支架等安装材料全面统计、采购,稳中有序做好电气设备安装准备工作。

  据悉,西藏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是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藏区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边防安全提供电力保障,有效促进西藏水、风、光清洁能源开发实施藏电外送,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西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藏中联网绝大部分标段已进入冬歇期,此时依然选择坚守的四川送变电施工人员,将在春节来临前全力冲刺,精心打造这张川藏线上的“电力名片”。(穆姝)

  信息来源: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