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九石线】九石线上追赶时间的人

发布日期: 2018-01-02

 

  12月28日21时许,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乡孟获村,一辆货车受道路上暗冰影响,在弯道失控撞上了500千伏九石I线N256塔,铁塔严重受损变形,整体倾斜约70度,极可能发生倒塔断线事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抢修队队员争分夺秒地展开了抢险抢修工作……

  “先把事情做好”的老张

  “我是44岁不是34岁,唉哟,说错了……”面对采访,四川电力送变电公司员工老张有点不自然,但这不自然可不是因为小紧张,因为……

title

  “冷,硬是冷,稍微站一下就是清鼻涕跟到流,还是动到热和。”

  “这儿未必比康定还冷嗦!”刚和他一起从康定电力建设现场赶过来的同事打趣着他。

  “那是,康定这两天比这儿冷多了,在这儿还是安逸些。”

  觉得这个天气多变、温度低至零下的栗子坪“还要安逸些”的是送变电公司应急抢修项目部施工队工作负责人张绪国。家在成都的他其实生活在一个又一个施工或者抢修的现场。

  12月28日晚22时5分,老张接到应急抢险命令,立即从位于康定市姑咱镇500千伏猴康线施工现场奔赴500千伏九石线路工程I线N256塔事故现场。

  第二天早上9时30分,老张抵达。11个小时,他不仅坐了200余公里的车,还从猴康线清理了工器具、召集精干的“兄弟伙”10余人,“披星戴月”的路途上,他们还对即将要展开的工作进行了讨论。

  虽然一晚都没有怎么休息,但一到现场,老张就立即和“兄弟伙”们一起进入了工作状态:初步检查铁塔受损情况;勘查线路受损点N256塔位附近以及前后N255、N256A塔位的地形地质,并进行分析;N256A反向临时拉线、N255过轮临锚锚坑开挖、地锚埋设等工作为后续倒塔、受损线路做前期准备……

  老张还身负着另一项“艰巨”的使命——“交通安全协管员”。在现场跨越的G108国道来车方向(双向)安排设置减速行驶标志,分别是800米,2000米位置,并安排人员进行安全监护。“这两天雾大,下过雪路上可能有暗冰,这个口子又是个急弯,肯定要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做这个“活路”,老张和其他几名安全监护人员的上班时间提前到了早上5点半,那时天都还没亮。

  没有人知道在现场各种奔忙的老张家里正忙得天晕地暗,他家中老人的心脏起搏搭桥手术刚刚完成。老张说,本来是想29日请假回家照顾,但既然接到抢险任务,决定还是以工作为先。

  “还是先把事做好。”老张这样说。

  “春节值班已上线”的小胡

  “九石I线停电之后,负荷转移到九石Ⅱ线上,若九石Ⅱ线非计划停运,会造成五级电网事件,将安排人员进行九石Ⅱ线特巡,保证抗冰、防山火,通道安全。”

  这项通晓全四川电网的“安排”出自于国网四川检修公司雅安分部输电运检一班技术员胡伟。27岁的他已经有6年党龄,是雅安分部检修党支部支部委员。

title

  12月28日晚12时许,作为“先锋梯队”队员的小胡到达抢修现场后就和同事们半持手电检查了N256塔塔基的受损情况。随后联系了当地政府部门并参与解释和疏散群众等工作。

  当晚是一个不眠之夜,应急抢修工作有计划地展开。从搭建围栏、应急照明开始,再到联系下穿线路所属单位告知险情,到线路特巡:检查事故塔耐张段前后设备受损情况,对九石Ⅱ线线路经过重冰区、山火高发区进行保电巡视,再到对接所需物资、协助施工单位开展对外协调……到31日止,胡伟已经在事故现场“驻扎”了3个晚上。住就住在现场的项目部帐篷里——行军床上再铺个睡袋,合衣而眠:吃就吃方便面、速热米饭——“到下面吃饭误时间”。

  胡伟和同事们实现了24小时轮值制,但每天休息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

  “元旦不在家,家里人也差不多习惯了。”九龙水电送出全靠九石线。受地理条件限制,该条线路自然灾害频发,夏有雷击、泥石流,冬有山火、覆冰。胡伟坦言,一般自己出差都在半个月以上,家里人“慢慢慢慢”也就“习惯”了。

  九石线线路覆盖面积大,线长170.54千米,主要经过甘孜、西昌、雅安等地,对该线路的特巡时间一般为15日以上。也就是说,待此次事故抢修结束,胡伟他们还将进行一次半个月以上的线路特巡,保证九石线的线路安稳。

  “那元旦抢修值班了,春节可以好好休息下?”

  “不!”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胡伟已经申请了春节的值班。“今年温度较往年更低,线路覆冰将更加严重,春节7天我都申请在岗值班。”

  信息来源:前方报道组现场报道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