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彝乡用电谱新篇

发布日期: 2017-12-22

 

  12月21日中午时分,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5社村民杨飞合上电闸,电动粉碎机飞速转动。她正在给猪圈里的猪儿们准备午餐。

  “每天10多头猪儿吃的100多斤包谷,几分钟就粉碎完了,方便得很!”杨飞轻松的话语间,透露着这个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距离叙永县城近3个小时车程的边远山乡用电发生的巨大改观。

泸州:彝乡用电谱新篇

  2008年,当时还属于地方小水电供电区域的水潦乡,同样没有躲过那场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数千米的10千伏主干线路全部倒杆断线,原小水电供电机构根本无力及时恢复供电。天寒地冻之中,乡亲们陷入停电状况。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及时伸出援手,送来一台200千瓦应急发电机,国网叙永县供电公司员工刘定宇、荣元庆等就是首批进入水潦乡支援的国网员工,他们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天天为这里的相亲们安全运行应急发电机,提供宝贵的应急供电。乡上供电有了基本保障,四里八乡的彝族群众还纷纷把手机拿到乡上来充电,满足通信急需。而那个春节,刘定宇就和值守发电机的同事们在远离县城的水潦乡度过。

  一场雪灾,让这里的老百姓吃尽苦头,也迎来了新的希望。2010年,水潦乡供电由国网叙永县供电公司接收,接下去,场镇小方杆治理及一个个批次的农网改造项目在这里大规模铺开。

泸州:彝乡用电谱新篇

  近年来,在水潦彝族乡和邻近的石坝彝族乡,就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00余千米、低压线路280余千米、配电台区106台、户表改造7000余户,2017年还建成投运35千伏水潦变电站,变电容量达6300千伏安,水潦乡的用电彻底由过去的电源末端变为了首端。各类项目累计投资近6000万元。

  村民杨飞的家里,电磁炉、电饭煲、电烤炉、洗衣机、电视机等品种繁多。由于山区冬天特冷,那种取暖用的电烤炉完全是家家都有。

泸州:彝乡用电谱新篇

  “农网改造了,电足了,现在一天24小时用电都没得问题,不再半夜起来打猪草,特别是电烤炉进入了每家每户,和以前烧煤相比,干净卫生还省钱。”在为异地扶贫搬迁户杨其能家的新房搭接电源的施工现场,岔河村村主任胡云聪一个劲地说着这些年农村电网的变化带来的切身体会。

  行走在水潦乡,这里有神奇壮观的“鸡鸣三省”大峡谷,有漫山遍野的甜橙、冰脆李等果树,一座通往云南的大桥正在雄浑的两山之间架设。三月李花开,八月李子熟,一年之中,这里都有很多吸引人的景致,续写着当地脱贫致富的新篇章。

泸州:彝乡用电谱新篇

  “近期将为300多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及时通电,帮助搬迁群众用上舒心电,尽管任务很重,但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水潦供电所所长曹廷春乐呵呵地说。(张跃)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