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自平饲料有限公司,一台崭新的电锅炉格外显眼,国网泸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小组人员来到这里,对客户煤改电工程进行专项跟踪服务。 风景秀丽的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是省级生态镇,地上千棵百年梨树葱郁,水里万亩鱼虾肥美,处处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泸州市自平饲料有限公司以前使用一蒸吨的燃煤锅炉进行骨粉加工,厂区常常弥漫着煤烟和粉尘,产品质量受影响,经济效益不佳,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与周边的绿水青山极不协调。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自平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厚玉有了用电锅炉取代燃煤锅炉的想法。“电锅炉热效率高达95%以上,体积小、出气快、供气稳定,使用后产品质量和产量都会得到提高,政府还对煤锅炉改造进行补贴,电锅炉比原先的燃煤锅炉更划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高。” 为更好的服务“煤改电”项目,泸州供电公司主动对接,提前介入,成立由营销、客服、安监、供电所组成的集成服务小组,详细、耐心地说明“煤改电”工程的意义,宣传解释“低碳经济”项目优惠电价政策,做足功课用数字说话,让客户真正了解到从中能得到的好处和实惠,让客户对“电能替代”项目真正认可和接受。 “电锅炉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维修难度和费用低,以你们使用的一蒸吨电锅炉为例,设备加上附属设施,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每年的折旧、维护和电费比使用燃煤锅炉要节约近10万元,2年内就会体现出真正的经济效益。”服务人员给吴厚玉算了一笔账。 在项目建设期间,泸州供电公司各专业部门现场办公,召开协调推进会,指定客户经理,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勘察,了解项目所需的用电容量及相关线路供电能力,按照客户需求做好电网接入工作,缩短流程时限,全程跟踪项目进程,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 经过科学论证,吴厚玉选择了一台720千瓦的电锅炉,虽然一次性投入了23万元,但整洁的锅炉和方便安全的控制系统,一下提升了公司档次。厂房整洁了,人力成本大大减少,产品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将极大提升。吴厚玉和员工们都在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吴厚玉的“煤改电”,可以说是当地乡镇企业向“低碳”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此项工作,泸州供电公司对相关供电设施的负荷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今年仅在丹林镇等三个镇就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以满足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电能替代后客户增加的负荷需求。 据悉,仅在泸州市纳溪区供电范围内就约有32家企业在使用燃煤锅炉,总吨位数为165.25蒸吨。以此为突破口,若实施电能替代,年耗煤量可减少7.25万吨,对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提升环保指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下一步,泸州供电公司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气(天然气)”的发展战略,广泛宣传电能替代的能源消费新理念,不断优化供用电环境,加速推动电能替代,助力清洁能源建设,真正做到守住“青山”,留住“绿水”。(刘益川) 信息来源:国网泸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