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 陈勇军:电力“补锅匠”

发布日期: 2017-12-04

 

  在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输电施工第三分公司,凡是提起“补锅匠”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输电线路消缺能手——陈勇军。只要线路到了消缺阶段,各个项目经理都争相想让这位“补锅匠”到自己项目上去,带领班组进行消缺。只要有他在,线路缺陷就无处藏身。

  现年41岁的陈勇军扎根基层20多年,在普通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他曾先后参建了±800千伏向上线、锦苏线、溪浙线等30余条重点工程建设,几乎每条线路他都参与了消缺工作。因为工作做得扎实、仔细,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由此得名电力“补锅匠”。他所参与的500千伏锦裕线、500千伏大雅线等工程实现零缺陷投运。

【寻找最美一线员工】送变电 陈勇军:电力“补锅匠”

  对于这个名号,陈勇军还是很欣慰,他觉得这是对他专业工作的一种认可。面对这么多年的消缺工作,他丝毫不感觉乏味,甚至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同事们也总说他是闲不住的“工作狂”,每逢下雨天等此类不能作业的天气,陈勇军在室内待着总会很焦躁地来回踱步。陈勇军说:“一天不上塔,一天不走线,真是浑身难受。”

  电力“补锅匠”是如何炼成的?项目经理邹忠旋说:“这是陈勇军用一颗匠心换来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了精益求精的做好线路消缺工作,陈勇军花了大量时间来学习线路消缺规程规范,将《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各类条款熟记在心,对线路每一部分的建设标准都了如指掌,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在线路了消缺过程中对于需整改的地方锱铢必较,力求达到“零缺陷”投运。

  今年,陈勇军在猴子岩—康定500千伏线路工程及已投运一年的丹巴—康定双回线路π入工程从事消缺工作。该工程全线在高山峡谷中,山势陡峭,沟谷纵横,下方是滔滔不息的大渡河,河谷深邃,谷岭高差悬殊,从驻地到塔位基本都需要攀登高山,有的地方坡度几乎是垂直,上下都需要抱着巨石和树木手脚并用,在这种艰苦的施工条件下进行消缺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困难,陈勇军充满了自信。在N69A号的巍巍高山之上,导线在微风吹拂下微微晃动,陈勇军斜挎一小包,两手戴着手套放在导线上,脚踩一根导线稳健地行走着,眼睛不停地观察线路,时不时停下拿出笔记本写写画画,拿出相机和标识牌拍照片做好记录。螺丝销子方向不一致,塔上细小的遗留物,导线上沾染的些许油漆,都是陈勇军不会遗漏的记录点。他在消缺过程中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甚至导线上预绞丝端头不平整,偏差只有3mm,亦或是铁塔脚钉未完全朝上,偏差3、5度他都能一眼看出来。被发现的缺陷他都会逐条做好记录,并一丝不苟地整改,直到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在历时近1个月的消缺工作中,陈勇军没有休息一天,每天都进行重复而高强度地消缺工作,他爬完了全线131基塔位,走遍了每条导线,消除缺陷上千条,消缺工作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面对大家的赞扬,陈勇军说:“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耐心、专注、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陈勇军对于消缺工作的执着、坚持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席艺文/文 陈勇军/图)

  信息来源: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