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 郑洁:生命里的“三度”

发布日期: 2017-11-28

 

  ——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文明新风人物郑洁事迹

  郑洁,国网四川荥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一名普通女工。“敬业,是生命的态度;爱心,是生命的温度;奉献,是生命的广度”是她的人生格言。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耕耘,她热心助学、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在花样年华中绽放着自己的青春。

  积极工作 无私奉献

  郑洁是一个踏踏实实、埋头奉献的人,她具有强烈的团队观念和协作意识,乐于助人,周围的同事中,无论谁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难题,她都主动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同事们排忧解难。

  工作中,随着国网公司ERP系统的全面覆盖,郑洁主要负责国网荥经县供电公司ERP系统中物资部分,面对功能强大、操作繁琐的系统的全新挑战,在没有一点操作经验的情况下,面对公司、同事采购物资出入库和财务结算时间要求的压力,她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拿出雷锋同志的“一靠挤,二靠钻”的钉子精神,不顾左耳听力下降的病情,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学习钻研系统的操作技能。付出总有回报,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她已全面掌握了该系统操作技能技巧,为同事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为公司物资系统的正常运转开拓了新局面。

  由于熟练掌握了ERP系统的操作功能,面对其他同事的操作难题,她总是热情、耐心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难题,在单位上同事们遇见操作问题都养成了“有困难,找郑洁”的口头禅。

  在工作之余,郑洁热心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每年“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和节假日期间,她都会配合公司工会积极组织并参加法制宣传、高考义务保电,组织公司青年员工参加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工作。

  2011年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在荥经举行篮球比赛,比赛中郑洁担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总协调一职,她每天早出晚归,调节工作人员、协调车辆、解决伙食问题等。在那段时间里,郑洁从未在晚上11点前回过家,吃盒饭成了习惯。同伴们问她为什么这么投入,“要做就做最好,一定要让球队安心打好每一场比赛,让观众看好每一场比赛。”她这样说道。

  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

  润物无声,大爱无痕,郑洁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2016年年初,她通过朋友无意得知荥经中学陈南桥同学,家住荥经县烈太乡,父亲因病早逝,母亲患有间隙性精神障碍,家庭非常的贫穷,母子俩仅靠低保过日子,但陈南桥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优异,虽然没有交学费的压力,但家中母亲经常犯病需要照顾,家庭需要他支撑,仍面临辍学的现状。面对陈南桥同学对读书的渴望,郑洁与老公商量,或许我们少喝一瓶酒,少看一场电影,就能帮助他继续读书,圆大学梦,就像歌中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郑洁老公也是一位热心的爱心人士,通过实际了解陈南桥同学的家庭实际情况后,郑洁和老公决定每年资助陈南桥2000元,直至其大学毕业。

  郑洁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2012年6月,郑洁在参加公司到花滩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中,看到一个孩子穿着非常简朴,鞋也破了个洞,在与花滩小学的老师闲聊中偶然了解到这位留守儿童的父母刚刚遭遇车祸去世了,仅靠年迈的爷爷抚养和乡邻们的一点帮助,家庭十分困难。郑洁忧心忡忡,很快找到孩子的班主任详细了解其情况后,决定资助这名贫困学生,为他购买新衣服和新鞋,并将他接到自己家中与自己的儿子成为朋友,为其解决实际困难。

  爱心温暖了年幼的孩童,爱心也感染了更多的社会人士。在郑洁心里还有很多的贫困留守学生需要帮助,但仅凭她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从2012年开始,在郑洁的组织下,她和县上一批爱心人士建立了“爱心助学”QQ群,通过不断宣传,扩大爱心助学的影响力,带动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贫困家庭的学生。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这是郑洁的座右铭,此话时刻激励着她努力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奉献。

  积极参与文化公益活动

  工作之余,郑洁还热心参加各项公益活动,2015年她与山西省理工大学志愿者一起参加“4.20”芦山地震志愿公益活动,连续多年参加荥经县委组织的“三下乡”送文化活动,参加雅安市荧屏嘉年华新春团拜会及中央电视台“走进荥经,走进龙苍沟”拍摄等活动。

  郑洁曾代表雅电集团公司参加了省电力公司青年歌手大奖赛,并取得了优秀奖;2013年7月代表荥经县供电公司参加县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梦想秀”,带领公司员工在舞台上展现了“4.20”芦山大地震,电力工人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并荣获一等奖和“梦想之星”称号;2013年参加四川省电力公司原创歌曲大赛,原创歌曲《国网人之歌》荣获优秀歌曲奖;2014年,郑洁被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评为“最美员工”。

  面对各种荣誉,郑洁没有骄傲,她用坚持和执着,用认真和热情,用坚定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感染着身边的人,践行了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并在公司内部给青年员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