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德阳供电公司文明新风人物朱林事迹 朱林格言:汗水不会白流,付出总有回报 2005年7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专业,自入职以来,朱林先后荣获了省公司“优秀工作负责人”,省公司“2013-2016年度优秀技能人才”,2013年获得国网公司“2014-2017年度优秀专家人才”称号,2015年获得中电联“2013-2014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获得省公司“优秀班组长”、省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做电网安全的保卫者 入职之初,朱林白天在工作现场熟悉设备,巨细靡遗;晚上回家翻阅各种专业资料,刻苦勤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勤奋,一年之后他顺利成为第一种工作票负责人,先后参与了220KV五里堆变电站、古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主持了220KV孟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110kV石板变电站新建工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量的新建、技改工程,不仅锻炼了他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进一步强化了他自身的理论素养,使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蜕变成为继电保护专业的技术骨干。 在工作中,朱林追求精益求精。2011年,朱林接到220kV南华变电站加装220kV备自投的任务。因为南华站独立于德阳220kV电网外,加装备自投是提高中江地区供电可靠性的最优选择。由于该备自投拒动或误动将造成中江大面积停电,不容有失。于是一拿到施工图,朱林就到站进行了仔细的查勘,发现施工蓝图是直接套用110k V进线备自投,若按此施工,将导致备自投放电而不能正常投入备用电源,引起大面积停电。正是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遏止了一起严重的电网事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朱林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主动请缨支援藏区电网建设,对阿坝、红原的多个变电站进行了集中检修和缺陷处理。藏区电网设备维护较差,部分保护设施设备陈旧根本没有起到作用。就在做阿坝县供电公司110kV城关变电站保护调试时,朱林发现该站直流系统存在长期正接地,且1号主变非电量保护处于失电状态,严重影响设备运行,极有可能造成开关误动拒动,严重时甚至烧毁变压器。他第一时间进行整修,找到了非电量保护失电原因,并快速处理了直流接地故障,同时建议该站增加绝缘监测仪,确保藏区供电可靠、安全。 勇于思考、攻坚克难,做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他不仅热爱学习,更善于学以致用。在繁杂的工作中,他总能找到所学知识与工作所需的结合点,对工作方式、工器具等进行技术变革,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跳闸矩阵的测试是继电保护中最重要也是最繁琐的工作,一直以来测试方法都一成不变。然而,朱林相信一定可以研制一种仪器改变原始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他迎难而上,克服了资金、时间、技术等多重问题,开发出了第一代继电器型和第二代单片机型测试仪。对创新不懈的追求,促使他自学PLC,安装调试并设计编程,研发出了更加精良的第三代PLC型测试仪。跳闸矩阵测试仪的研制使用,将测试时间缩短了80%,测试准确率上升了60%,该成果被评为四川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十大优秀成果”,朱林荣获2013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能工巧匠”称号。 朱林创新的脚步从不停歇,他依托“蔡华创新工作室”,先后组织开发了“跳闸矩阵测试仪”、“电缆自动敷设装置”、“接点通断测试仪”、“变压器数字测温装置”等多项创新成果,带领的质量管理小组连续六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并于2015年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善于总结、乐于分享,做人才发展的领路人 随着工作履历的增加,朱林开始更多的帮助身边年轻员工快速成长成才。针对班组专业交叉点技术薄弱的现状,为促进大家对技术的消化和理解,朱林考取了内训师资格,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他认真分析工作中危险点及安全隐患,讲解自己掌握的安全重点和技术要点,引导班组成员,特别是青年员工独立思考分析,力求团队进步。白天工作忙,朱林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梳理缺陷处理方法和技巧,并辅以理论推导和向量图,整理出《10kV开关机构常见问题分析》、《风机回路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学习资料,便于班组员工成长进步。 古语云“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前进的道路上和以后的生产和工作中,朱林就如同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钉在哪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改进和提高,精益求精,为企业创造自身的价值,为电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