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新】攀枝花:这里充满“新”力量

发布日期: 2017-09-19

——变压器引下线改变工作方式

  “这是什么东西,以前没见你们用过啊?”

  “这是我们的小发明,变压器引下线装置,用这个我们在地面就可以换线,不用上主变了,可以避免高空作业的风险。而且接线也更直观,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怎么样?厉害吧。”电气试验班的工作负责人杨龙骄傲的介绍到。

  2月,外面还是寒风刺骨,攀枝花却是一片温暖。220千伏施家坪变电站热闹非凡,变压器引下线装置首次光荣“上岗”,看着它在现场应用自如,小伙伴们很是新奇。

  “引线装置的研制成功让我们明白创新并不那么遥不可及,只要你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敢于思考。”杨龙说起了神器的由来。

  恰逢七月,酷暑难耐。电气设备四周尽是扭曲的气流,温度高的吓人。“要是不用人在上面换线就好了,”正在做主变例行试验的工作负责人杨龙望着从主变上下来,汗水浸透衣衫的作业人员,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主变上的接线柱,再看看摆放在地上的试验仪器,一个想法在杨龙心中缓缓成型。

【职工创新】攀枝花:这里充满“新”力量

  原来,攀枝花公司每年要对到期的变压器进行例行试验,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人在主变上下相互配合,依次完成一项又一项试验项目,大约需要2个小时。变压器上的人长时间保持高空作业,且部分项目伴有高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在夏天,在烈日的照射下,变压器上温度极高,作业人员容易中暑,长时间高温使作业人员注意力下降,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面对这样的困难,常年在现场摸爬滚打的杨龙常常在思考,如何改善才能更好。

  班组成员在得知杨龙的想法后,纷纷加入“头脑风暴”大军,2016年电气试验班成员正式成立了以杨龙为组长,针对该试验装置的创新团队。重点研究用一种试验引线将变压器上的接线柱全部引到地面上的接线板,这样试验中的换线只需在地面进行,有效规避的高空作业风险。

  杨龙在创新工作中身体力行,项目的关键便在引线上的选择,主变例行试验项目中电压最高到10千伏,电流最高达20A,因此对引线的规格有较高的要求。为此,他联系了多个厂家,对不同的引线进行筛选、试验。市面上常用的导线要不绝缘强度达不到要求,要不只有单层屏蔽,在介损试验时外部干扰过大,无法满足试验要求,多方考虑下,只得联系厂家定制了双层绝缘且有双屏蔽线的引线。

  “创新就像个大山,说起难,做起更难。”这是参与者王杰的切身体会,他抓了抓头发懊恼道,“绝缘水平、使用方便性都要考虑,往往难以兼得,好不容易定好的方案,总是差强人意!”

  最让王杰印象深刻的就是接线钳与接线板的结构设计。最初的接线钳模拟运维常用的高空接地线的钳头,但在测试中发现,由于引线较重,钳子弹簧固定并不牢靠,于是更换了更粗的弹簧。虽然在接取接线钳时较为困难,但钳头与变压器接线柱接触更加良好。

  经过不懈的努力,试验装置的模型成功展现在大家眼前。但杨龙并不满足,借助主变检修的机会,他将实验装置带到现场,自己不停的上下变压器接线、试验,将引线装置的试验数据与原始方法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查找数据差异的原因,通过改变接线方式和计算的方法,最终保证了新装置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获得省公司‘QC’成果展示三等奖。(方昱 王杰)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