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阿坝:到最险的地方,干最急的事情

发布日期: 2017-08-16

 

——九寨沟地震抢险中的马尔康共产党员服务队

  “我们既是马尔康公司的抢险队,更是阿坝州电力的共产党员服务队,要继续发挥带头作用。”地震发生当晚,马尔康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索朗登面对整装待发的六名队员,如是说道。

  抵达九寨沟后,服务队先是冒着余震和山体垮塌的危险为110千伏川九线清障,接着又克服困难,到距离地震震中极近的漳扎镇郎寨村集中安置点负责搭接。几天的时间里,这个团队承担并出色完成的,无一不是最危险、最急迫的任务。

  星夜启程千里驰援

  8月8日晚上,马尔康城区的田径运动场正在举行ABA国际综合格斗比赛,地处嘉绒藏族聚居区的这座小城可谓盛况空前。或许因为亢奋,也因为紧张,21时19分的震动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察觉。索朗登是在接到马尔康公司负责人电话后才知道地震的确切消息。按照公司要求,共产党员服务队立即准备物资,连夜启程前往九寨沟。比赛组委会也获知了地震的消息,很支持索朗登等人“去干更急的事情”。

  9日0时30分,清理好应急物资后,党员服务队十多名队员都要求参与抢险。索朗登解释,“州公司要求我们派五名队员去,所以必须精中选精,不仅要技能扎实,团队专业覆盖也要全面。”他依照这个标准,很快确定了人员名单(就连两名驾驶人员也是挑选的在专业上很扎实的兼驾人员)。抢险人员中,还有马尔康公司多次参与抢险、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池晓东,他也是党员服务队的一名“普通成员”。

  马尔康从九火线到九寨沟,行程达700余公里。绝大多数路段都是在草原上,道路看似平坦,实则高低起伏、弯急路窄,过于开阔的视野反而增加了夜间行车的危险。

  “大伙儿已经劳累了一整天了,还连夜开车,我生怕发生什么事故。”服务队成员罗尔依记得:“为了让司机保持清醒,我们一路上都陪司机聊天。实在困了,就换着一人休息,一人陪司机说话。”

  大伙儿都要求驾驶人员休息一会再走,司机杨华凯说:“睡啥睡?前方还在受灾呢!”

【抗震救灾】阿坝:到最险的地方,干最急的事情

  余震中为线路清障

  这次地震导致110千伏九寨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相应线路严重受损。九寨沟变电站承担着景区部分受灾严重区域的供电——要确保有效开展救灾,必须尽快恢复。前线指挥部决定从松潘35千伏城南变电站调一台主变,采用降压运行的方式,恢复九寨沟变电站原有主变功能。

  但仅仅把九寨沟变电站恢复还不行,还需要确保从110千伏川主寺变电站送往110千伏九寨沟变电站的川九线畅通。

  110千伏川九线跨越了多个严重塌方点,线路状况需要巡查。然而,震感强烈的余震还在持续,山体垮塌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巡线和线路抢修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谁来肩负这个重任?前线指挥部首先想到了马尔康共产党员服务队。

  此时,服务队一行人等待交通管制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九寨沟变电站。领到任务后,他们匆匆扒一碗泡面,又立即向川主寺方向折返。再次回到九寨沟变电站临时营地时,天已黑尽。服务队七人已经有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了。

  服务队巡查发现,110千伏川九线169号、170号杆塔中间有两处树干倒在导线上,需要清障。

  10日早上7时,服务队已经出发前往清障的路上了。

  刚走到169号杆塔附近的障碍点,就看有人狂奔而来。“塌方了!快跑!”——山体塌方又一次发生了。

  等山体稍微稳定后,他们这才朝着山腰处的铁塔进发,这次,他们按照反复讨论的方案:提前开辟出紧急逃生通道,索尔登等几人负责一截一截地锯树干,直到树干可以和电线分离;池晓东紧紧盯住头顶上摇摇欲坠的山体。

  “看着树干总是锯不完,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池晓东回忆到,所幸,服务队再一次圆满完成任务,作业人员毫发无损。

【抗震救灾】阿坝:到最险的地方,干最急的事情

  为灾区安置点通电

  漳扎镇郎寨村是距离震中非常近的村子。“从新闻上发布的震中位置看,震中就在对面这座山后边。”站在自家帐篷前,郎寨村支部书记张兴明说,地震发生时,院墙“轰”的一声坍塌了,想要逃出去,门已经打不开了。

  11日一早,马尔康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协助110千伏九寨沟变电站恢复运行后,接到的新任务就是到郎寨村为居民集中安置点帐篷搭接电源和照明线路。

  这时,救灾帐篷才一批一批陆续送来,新的救灾帐篷在不断增加。“我们最开始了解的情况,郎寨村达吉寺片区的安置点有30顶帐篷需要接电,但作业过程中,帐篷已经增加到了50余顶。”池晓东告诉笔者,前期预备的材料不够,而新的物资因为塌方,被堵在了路上,无法及时补给。下午17时许,之前准备的材料已经全部用完,还有十余顶帐篷没有接线,索郎登和池晓东商量后,决定大伙儿自己凑钱到附近五金店购置材料。傍晚18时许,该片区成功送电。看到停了两天电的帐篷亮起了灯光,张兴明拉着索朗登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12日,在兄弟单位的支援下,材料器具已经筹备充足,马尔康共产党员服务队冒着烈日连续作战,又把郎寨村其他居民安置点,全部接通了电源。(黄世涛)

信息来源:国网阿坝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