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在平原或丘陵地带的居民,抢修3户用电,可能只需要几十分钟,或最难者,也只需要一至两个小时。对于山区农村、又特别是居住在大山深处的零散农户来说,要抢修一户用电,要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的辛劳。 昨日,笔者用镜头聚焦了一组国网巴中供电公司江北供电所员工为了3户农民用电,烈日下暴晒30个小时抢修的风采。 责任!在高温“烤验”下履行 “为了3户边远农民用上电,耗材折合资金近万元不谈,费时间30个小时,用工30多个,在这么高的温度下,不怕头上烈日烘烤,脚下湿气熏,站在这里几分钟,汗水就烤出来,更何况兄弟们还要钻山林排障碍、上杆架线作业,为的啥?为的是履行国网责任!”7月31日13时25分在插旗山村六社吴家沟抢修现场,江北供电所所长王华锋用手一边擦脸上的汗水一边介绍说。 雨后连续的高温天气,使人皮肤阵阵发疼。可现场负责人岳兵仍带领着一帮供电员工一刻不停的坚持着抢险复电,只为早一点为吴仕文等3家农户送去光明。 据了解,7月28日晚巴中范围内突发局部暴风雨,致使江北供电所辖区内高、低压线路多处受损,所长王华锋、党支部书记彭仕勇、副所长温松等分别带领员工连夜分段进行特巡,发现插旗山村9社一处居民楼顶彩钢棚被大风掀翻搭在了10千伏玉—宕线主线上,致使整个玉—宕线跳闸1850户用户停电。在城网抢修班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战,于凌晨4点恢复供电。 高温!紧急抢修“连轴”转 29日凌晨1点至2点,又一次局部暴风雨吹断的树木砸倒低压杆、砸断低压电线、造成低压用户停电的次生灾害报修信息从不同渠道一个接一个汇集到江北供电所。 江北供电所员工早上6点又投入到抢险复电工作当中。台区人员对所管辖区的线路设备进行认真排查,且对大风造成搭挂在线路上的树竹进行清理。其余抢险人员分成五个抢险小组,逐一对故障进行抢修排险,一个故障点抢修完毕后,马上赶赴下一处进行抢修作业。 “没有缺电的客户,很难理解这种迫切的心情。”有着多年抢修现场经验的岳兵如是说,“看到缺电百姓三三两两坐在树阴下乘凉,眼神急切地看着抢修人员时,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意愿:尽快修复送电。”他叮嘱每位施工人员,在这深沟边上抢修,每个事故危险点都要摸清楚。 由于剩下的用户处于森林茂密的山沟、河谷之地,28日到31日,每天20多名抢修人员肩扛材料器具,步行进山开展抢修。 经统计,仅城区结合部范围内,7月28日至30日这3天时间里,除抢修艰难的插旗山村六社吴家沟三户农民未恢复供电外,其余报修共78起、2530余户客户恢复供电。 承诺!再难也不能有一户“缺电” 自7月28日晚,巴中范围内突发局部暴风雨造成插旗山村六社吴家沟3户农民断电后,江北供电所就安排副所长温松负责这3户修复供电工作,温松连续三天跟踪现场,从山沟里爬上爬下,参与全程施工。原准备租用无人机放线,因地理环境太复杂,最后还将采用人工砍出一条通道,3天走了50多公里路,左脚风湿病又犯了,膝盖疼得要命,天又热,但还得坚持。 吴家沟地处插旗山村六社,成“V”型,沟底至通村公路相距800米左右,杨碧珍老大娘等3家就居住在“V”字型中段,低压电线也经“V”型中段跨沟架设,“7.28”部局暴风雨使跨“V”字型三挡线路损毁断电,是这次最难修复的一处。 面对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一声声感激的话语,温松带领抢修人员多次勘探,奋战在烈日下,忍受热浪逼袭,打起保险绳进行树障清理,身上的工装一会被汗水湿透、他们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苦,讲一句累,硬是砍出了一条500多米的电力通道。 31日14时许,在吴家沟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岳兵告诉笔者:“今天早上5点钟就赶到现场,从组装金具、架线到这最后一户的下户线接好,他们10多名干部员工整整三天、足足在高温下干了30个小时。” 烈日下,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和最火热的工作热情,兑现着一名国网人的承诺。(何家远) 信息来源:国网巴中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