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高温】南充:召之即来的电力“服务兵”

发布日期: 2017-07-18

 

 

  7月12日,南充最高室外温度达37摄氏度。

  这一天,对于国网南充供电公司配抢中心柳林路抢修点的职工工来讲,将又是一次新的考验。

  柳林路抢修点是南充公司在市辖三区所设的5个抢修服务点之一,共有员工12人,分成3班,每班4人,24小时轮值,主要负责上半城的配网抢修和服务工作。

  “客户的事耽搁不得”

  “这时肯定没有报修电话了!”上午7时30分,离交班还有半个小时,抢修点值班员工赵志辉没有丝毫睡意,他拿着笔,戴上眼镜,开始了作一些交接登记。

  赵志辉今年已是59岁,两鬓都染满了白发。在同事们眼里,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尽管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但工作从来没有松过劲儿。

  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7月11日抢修记录,共有32条,均标明了接报时间、抢修地点和内容、工作结束回复时间及处理结果等,其中,最早的一次工单是上午9时43分,是客户咨询智能电表充值方法的;最晚的是晚上23时18分,是一起处理客户开关故障的。

【迎战高温】南充:召之即来的电力“服务兵”

  “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提不起劲儿。回家后还得好好补一觉!”“看来我是补不成觉呐。上午还得参加公司的安全技能再培训!苦啊!”在值班室里,还坐有其他几名抢修人员,正在那里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

  “客户的事耽搁不得!”听到这里,赵志辉抢过话来,继续说道:“我们提倡的是‘你用电、我用心’。吃上了这碗饭,再苦也要干下去呀!”

  “客户无小事”

  7时50分,赵志辉和同事们与接班的同事办理完交接手续,便陆续地离开了办公室。

  今天接班的有李小林、张洪礼、苏永忠、杨伟。

  “叮铃铃……”9时52分,值班电话突然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默。第一个工单终于来了!原来是正泰路一位客户声称电表充不进值。当通过电话联系客户告知客户正确方法依然无效时,苏永忠和杨伟自告奋勇,驱车前往——结果还是客户充值方法不当。

  9时56分,“香江国际”小区一客户报电表充值不上……

  10时23分,丝绸路一客户跳闸……

  12时49分,正吃午饭,玉带路一客户报称电表充不上值。当时,烈日当空,太阳照在皮肤上,犹如针刺一般。李小林和杨伟丢下碗筷便驱车前往……处理完毕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彩虹桥,那里有客户报修电表故障……

  到下午18时许,他们一共接到12个故障和咨询电话。他们从空调屋到高温室外,又从高温室外到空调屋;来来往往,汗水湿了又干,干又又湿。虽然上门服务的基本上都是帮客户充值,给客户合闸,接保险,换电表等一些小事,但他们都是始终微笑着询问、耐心地处理,从无怨言。

  李小林说:“客户的事无小事。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客户用好电了,没有投诉了,我们觉得也就值了!”          

【迎战高温】南充:召之即来的电力“服务兵”

  抢修服务一直在路上

  7月12日,南充日负荷和日用电量均达年内最高,分别为135.7万千瓦和2627.1万千瓦时。在这些看似并不复杂的数据里,在群众安逸地在室内享受夏季的清凉的背后,很少有人想到,每一次负荷、电量创高,都凝聚着许多电力人的艰辛与汗水。

  据统计,从7月12日上午8时至7月13日上午8时,位于市辖三区五个抢修点共处理完结大大小小133个咨询或故障类工单,平均每小时处理5.5个工单,换句话说,几乎每一分钟都有电力抢修人员奔走在上门服务的路上。

  这一天,让抢修人员张洪礼印象最深的是 7月12日13时20分左右那一个工单。由于这个工单所处的“香江国际”小区面积大,楼盘多,加之客户怕热又不愿出来带路,抢修人员顶着烈日在小区里找了二十几分钟,最终找到。同时发现故障并非客户报称充值终端的问题,而是客户充值方法不正确。“跑冤枉路我们不怕,怕的是客户不理解!稍微来慢一点儿就投诉!”张洪礼虽然是笑着在说,但脸上却显得有几许无奈。

  为保障客户安全、可靠用电,在迎峰度夏期间,南充公司启动了“白+黑”“5+2”抢修服务工作模式,只要客户有用电方面的疑问和需要,无论是大事小事,抢修服务人员都会是召之即来;有时候在抢修的路上,都会连续接到好几个报修和咨询电话。

  张洪礼说:“今天我们的工作结束了,明天其他同事又会接着干!既然我们喊出了‘你用电、我用心’,那我们的行动就不能、也永远不会停止!”(龙爱明)

        信息来源:国网南充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