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资阳创业的八零后青年白宝山和他的同伴们心中一颗大石终于放下了,不仅能吃下饭了,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而这改变的原因背后,竟是由一封因为误会和着急而写下的求助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7月4日,记者带着疑问找到当事人白宝山,倾听他的故事。 施工方不入场 创业梦迟迟无法施行 见到白宝山时,他正在名为漫花别院火锅店的院子内打磨根雕。得知记者来意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慢慢道出了事情原由。 用电器设备打磨根雕 原来,白宝山来自河北省,是满族人,于10多年前来到资阳从事房地产营销工作。后来,因为市场不景气,他便与几位蒙古族、汉族的朋友们一起创业,计划开一家“花园火锅”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资阳本土特色的火锅店。 当确认选址并凑钱贷款后,因为店里需要接入一台变压器,他于4月中旬向资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提交了用电申请。期间,因为办理营业执照,又耽误了一些时间。供电公司正式受理申请后,在规定时限内于6月7日对其供电方案进行答复,并告知他选择一家有资质的单位入场施工。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一家施工单位。然而,由于只是口头协议,并未签署正式合同,施工方迟迟未入场施工,导致工期一拖再拖。而每次询问时,对方都“不说原因”,而且“态度很恶劣”。 “房租、贷款、利息等压力,我当时压力真的很大,急得不得了,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天天都在发愁。”白宝山说,施工方的不作为,让他心中又急又气,就怕无法如期开业,甚至消磨大伙的创业激情。 压力最大时,他一度想要放弃,但因为性格“较劲”,他和伙伴们互相扶持安慰,硬是扛着压力咬牙坚持了下来。 无奈写下求助信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长时间的拖延工期下,白宝山压力大到极致。6月18日,他忽然想到此前看新闻曾报道过雁江百年老字号临江寺豆瓣厂在生死关头被市委市政府成功救回一事,加上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支持,因此萌生了给市委市政府写信的念头,于当日以《满族青年向党说句心里话》为题,写下一封求助信。 由于当时误以为施工单位是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的下属单位,加上对方态度恶劣,他在信内控诉国网资阳供电公司是阻挡他们的创业路的“拦路虎”。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于6月23日,收到批示回复;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相关领导也对此事十分重视,当日到现场查看核实,发现该施工单位与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及资阳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无任何关系。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客户经理班工作人员也证实,公司不会向客户指定施工方,只是向其提供查询渠道,让对方在众多有资质的公司内自行寻找施工方。 此外,白宝山在写信、收信期间存在时间差,施工方已于21日入场,23日受电工程已基本完成。考虑到尽快为店里送电,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特事特办,当天工程完工后加班完善验收准备工作,并于24日验收合格送电。 心中满满谢意他再次写信表示感激 “真的很感谢市委市政府对青年自主创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也非常感谢供电公司,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白宝山告诉记者,“通电的一瞬间,他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人一下就精神了”。 他回忆,当初写信完全是无奈之举,而且当时并未想到能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供电公司的重视,甚至市委领导亲自进行关心、回复,让他深受感动,并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解决了用电问题,而是将创业路上的路铺平,让他们能安心创业。心中激动万分的白宝山,于当日写下两封感谢信,向市委市政府及国网资阳供电公司表达心中的谢意。 如今,火锅店的的装饰维修正有条不紊的开展中,预计9月旺季期间能营业。(刘梦娜)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