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一枝一叶总关情

发布日期: 2017-06-21

 

——记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川渝第三通道建设属地协调工作

  初夏的川东,气候温润,舒爽怡人,正是万物生长的良好时节。资阳市境内的雁江区和安岳县,是久负盛名的“蜀人原乡”和“柠檬之乡”,在这些以农业为重要基础的中西部区县,此时的乡野早已是农作物郁郁葱葱,果木繁茂,阡陌纵横,鱼虾满塘,农民辛勤的耕作加上时间的酝酿,又一年的丰收可以说是好景在望。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丘陵沟壑,青山绿水间,新架设的一排高耸的铁塔连结着粗大的银色导线,从资阳境内出发,经雁江区、安岳县,跨越省界,直至重庆市北碚区。这条老百姓口中的高压线路就是刚刚全线贯通的川渝第三通道500千伏工程。

  川渝第三通道工程是落实国家清洁能源政策、推进清洁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促进四川水电消纳、满足重庆用电需求、提高川渝断面输电能力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四川水电外送能力200万千瓦,预计每年为重庆输入7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230万吨。

资阳:支持建设重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工程于2016年10月开工,目前投运在即。

  作为建设协调单位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具体负责人的副总经理曾明贵,在连续数天奔忙在川渝第三通道(四川段)现场后,6月19日,他终于坐下来参加由安岳县组织的线路通道内房屋拆迁工作推进会。会议讨论的重点和结果是,督促房屋拆迁公司加快剩余房屋拆迁,6月22日前务必全部完成。

  这意味着未来三天,川渝第三通道(四川段)线路通道完全达标,提前为线路投运创造必要条件,也意味着工程建设协调工作将告一段落,但参与协调的干部员工并未放松责任和担当,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也要让涉及拆迁的老百姓满意,才是协调工作的全部。

  说起工程建设中的协调和宣传解释工作,安岳县文化镇党委书记刘建国深感不易,不是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不好做,而是供电公司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协调处理好了这么多群众的房屋拆迁、青苗赔偿和宣传解释工作。

  太山村的杨良军属于拆迁户,由于当初建房时兄弟两与父母合伙将房屋修在一起,没有单独分户,造成了拆迁补偿时赔付面积低于实际面积。为此,杨家兄弟找到负责现场协调的安岳供电公司许腾飞和李卫东,实际情况报经镇政府后再报送到了县政府,经过专题研究,县政府决定按照分户后应建实际面积给予了赔付。

  “不能让老百姓吃亏,他们支持了国家建设,应该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老许他们为这个事跑了好几趟”。刘建国对供电公司积极为村民争取利益的事很是赞许。

  近几年来,文化镇成了安岳县的新门户,新建成的成安渝高速的出入口就设置在该镇,乡镇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据了解,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计划将在该镇龙门村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刘建国说:“这是好事,我们还将全力支持!”

  虽说房屋拆迁和赔偿工作难做,但只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多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就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文化镇桂林村三组的陈庆兵经历了大多数人没有的修房过程。四年前,因为新修高速公路经过他家,陈庆兵把原来的房屋拆除,在对面山坡上重新修了一栋房子,本以为可以安居乐业了,村里又来了勘察队,电力线路将从他家房顶上过,陈庆兵算了一下,赔偿给他的钱再修一栋房子肯定亏本。对于这个特殊的情况,镇乡村社的干部都出动了,供电公司协调人员更是提前找到陈庆兵,质朴的陈庆兵被他们的真诚打动,签下了协议,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选了宅基地,现在新房已经修到了二楼,七月份就能完工。站在临时搭建的窝棚旁,看着对面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远处已经架设好的高压电线,老陈说:“他们(电力公司协调人员)说国家建设很重要,支持嘛,我多搬了一次没得啥子”。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像陈庆兵这样通情达理,据参与协调的安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安岳县千佛乡花桥村曾有村民不符合迁改条件,到现场阻工,县经信局、县电力执法大队先后六次前往该地进行协调,经过多渠道的沟通和解释,最终平息了无理阻工行为,对于个别蛮横不讲道理的,则被强制带离现场。

  在一些施工点,协调人员积极与村民沟通,让施工人员租住在参与阻工的村民家中,购买他们的家禽和农产品,与村民搭火做饭,同吃同住,加之协调组隔三差五地来关心和帮助,让村民感受到电力员工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样一来,不仅村民态度转变了,还和协调、施工人员情同一家。

  目前,川渝第三通道在安岳县境内20个乡镇正在全力完成拆迁收尾工作,县长刘怀笔说,支持电力,就是支持安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拆迁农民的正当权益和诉求,并跟踪,督查和掌握后续建渣清理和复耕情况,做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法律和国家标准的范围内,做到对拆迁户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确保他们能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同时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是协调单位的最终目的。

  川渝第三通道在雁江区段相对较短,涉及的乡镇仅六个,但面对的问题却并不简单。

  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系列变化,雁江区的乡镇经济发展迅猛,以规模种植为主的丰裕镇就是典型。

  丰裕镇及其周边乡村,被誉为“橘海”,农民大多以种植橘子等水果,形成了特有的农产业经济。据丰裕镇方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瑞国介绍,经过多年的种植和调整,目前他们村大概种植了2500亩“青见”,这种产量高口感好的橘子很好卖,经销商到地里收购价接近每斤五元钱,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眼看今年的果树都快挂果了,部分村民却不得不砍掉部分成熟果木,川渝第三通道建设经过方山村,100户以上村民果林在通道内,24户房屋拆迁。

  眼看今年的收成减少,还要劳神费力搬迁房屋,许多村民不理解。参与雁江段协调工作的雁江供电公司的林明志最清楚村民的想法。他找到丰裕镇相关工作人员,到村支书刘瑞国那里寻求帮助。从工程入场到立塔架线完成,半年多时间里,他们就一家一户地调查情况,解释疏通,评估补偿,协调土地置换,落实新建房宅基地,渐渐地,村民从不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支持,工程建设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村民刘传金是一位老党员,他家房屋靠近公里边,交通便利。但为了配合拆迁,拆除了几十年的老屋,只好在几百米外的山坡上重新建房。一处塔基正好建在他家的果林里,数十棵果树被迫砍伐或移栽,施工中周边的一些果树也被拉伤拉倒,损失很大。尽管儿子儿媳有些抱怨,但老人还是坚持支持建设。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他还自己找人把建新房挖出的土方填到老屋基,以便移栽果木。

  刘传金老人说:“房子拆了可以再修,果树砍了还可以再种,现在生活过得去,还不是国家政策好!”

  直到6月19日,王瑞国才把方山村最后四户搬迁的村民新建宅基地确定下来。“动了土地,就动了农民的根本,如果不把后续的问题解决好,怎么给乡里乡亲交代?!”王支书说。

  对于供电公司在拆迁和赔偿方面所做的协调和努力,王支书很是肯定:电力公司的工作硬是做到位了的,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500千伏川渝第三通道(四川段)建设仅半年多就建设完成,但资阳供电公司的属地协调工作却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期间,参与此项工作的干部员工冒风雨,斗酷暑,爬山涉水奔波于建设线上,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可谓磨破嘴皮跑断腿,甚至有人病倒在协调现场。辛勤细致的工作换来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全线拆迁得以圆满落实,与此同时,还配合当地政府修正拆迁100余户,减少拆迁赔偿36000余平米,为国家节约了大笔资金。

  6月20日,川渝第三通道500千伏工程启委会会议在资阳举行,四川和重庆电力公司的领导和专家对即将投运的川渝第三通道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投运前准备工作安排。在这隆重的会议背后,是建设参与者们辛勤的付出,用心的沟通,是对国家建设的担当,对人们群众的责任。

  支持建设重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曾德宏)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