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只为了这片高原的光明

发布日期: 2017-05-12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老舍《草原》

  康定市折多山以西的塔公草原,好景色莫过于每到水草丰茂的春夏之际,花满遍地,奶茶飘香,牧歌阵阵,散落的牛羊如黑白珍珠镶嵌在绿毯上。远处的雅拉雪山巍峨绵延,木雅金塔在夕阳下金碧辉煌。在这里,有最纯粹的蓝天白云,有终年积雪的高山。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多如繁星的牛羊,这里是许多人眼中的天堂,在这如诗如梦的画面中,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对于这片高原来说,那里则尤为重要。在塔公草原有一个供电所,所里有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用他们的行话叫做“站所合一”。这个10多人的供电所就像一个值守电力远疆的哨所,负责整个塔公地区的电力供应和维护。

  这支队伍像雄鹰一样飞翔在雪域高原,穿梭在广袤无垠的青青草原,不,他们就是雄鹰,他们热爱着这片草原,热爱草原的每一寸土地,热爱草原的每一个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却把这片草原当成自己的家,深深的扎根在这片草原上,他们把草原的电力发展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他们把草原的电力建设当做自己一生的任务,为草原的电力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被当地的人们称作为雪域高原上的“电力雄鹰”。

甘孜:“菩萨喜欢”的供电所

  2014年11月22日,甘孜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塔公正属震中。地震时,他们是第一批到达灾区的应急救援队。他们中多是80、90后的小伙,他们是藏区电力供应和用电安全的守护者,地震后,供电所员工每天都会按照要求定时到祖庆小学、扎西寺、塔公小学等灾区安置点巡视电力线路的安全。积极协助政府开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

  2016年2月21日甘孜州遭遇冰雪灾害。就是这群硬汉,用他们的钢铁脊梁肩负起抗冰保电的重任,他们与风雪为伴,与灾害斗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仍然一如既往的坚持着,他们迎着太阳,托起月亮,穿过黑夜走进风雪,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用他们的行动打赢了这场抗冰保电的保卫战。

  塔公镇海拔3800米,年平均气温7℃,全乡无畜户、少畜户、贫困户多,牧民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生产、生活条件差,生存条件恶劣。塔公供电所对每个特殊用户都建立档案,并分配专人负责。同时倾听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为其提供安全用电指导、科学节约用电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及个性化服务。每到用电特殊时期,塔公供电所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上门,为客户用电“问诊把脉”。

甘孜:“菩萨喜欢”的供电所

  塔公供电所供区内有3条10千伏供电线路,线路长度120多千米,供电面积700平方公里。塔公镇设18个自然村,客户两千多户,地广人稀。塔公供电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构建供电所-村干部-政府包村干部联系机制,但是供区特殊的环境、民族习性等因素,牧民无电时也不会主动联系供电所。本着“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宗旨,供电所与包村干部、村干部建立实时联系。发生无电故障时牧民向村干部反映,村干部及时反馈到供电所,供电所立即安排人员解决。

  没有惊天地的壮举,没有显赫的业绩,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所有的付出,只为了这片高原的光明,为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更是自己对藏区的奉献的真实写照。

  有首歌的歌词这样写道:

  当我决定走上这条路

  我就明白这条路有

  多么的辛苦

  多么的孤独

  多么的无助

  当我决定承担所有的一切

  肩膀背负的力量

  就学会了一个男人

  应该如何去担当

  塔公,藏语为“菩萨喜欢的地方”,是藏区最美丽的草原之一。这里是情歌的故乡,是摄影的天堂。对这里工作的人来说,这里偏远,条件艰苦,收入低,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塔公没有城市里的霓虹和琳琅商店,日子有些枯燥。人的一辈子,就是在不停的磨砺,经受生活的洗礼,练就坚韧的精神,人没有精神不行,多干点活累不死人,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每个人都年轻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在平凡中做好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情。(鲁林)

        信息来源:国网甘孜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