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周末去中和吃小龙虾。” “要得,夏天就是要有小龙虾和啤酒才巴适!”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加上朋友圈美食图片的疯转,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的小龙虾又一次被推上了热搜,迎来了销售旺季,吸引着资阳及周边的大批食客。近年来,国网资阳市雁江供电公司助力地方经济,扶持特色产业,“小龙虾”逐步成为中和镇一张亮丽的名片。 生意红火电力护航 提起小龙虾,在雁江区中和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龙虾大排档中,陈明的“心缘饭店”数一数二。他雇佣了20多个剥虾工人,每天专门负责料理小龙虾。旺季,工人们要从早上5点半一直忙活到晚上9点过,每天要卖出1000多斤小龙虾。 心缘饭店每天都从中和镇以及邻近的丹山镇养殖户处收购小龙虾。陈老板要求小龙虾从水里捞出后马上送到饭店,确保食材新鲜。凭借优质的原材料、秘制的香料配方、独到的口感,该餐饮声名远播。除了资阳城区,成都、眉山、遂宁以及重庆的“吃货”们都络绎不绝地前去品尝。由于生意红火,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客户需提前一天预订,不然的话就没有位置。 “说实话,我有这么好的生意真的要感谢供电所,为我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陈老板对当地的供电服务赞誉有加。去年7月19日晚上,餐馆正在如火如荼地营业,附近停满了自驾前来的车辆。“啥子哦,老板,黑灯瞎火咋个吃嘛!”店里突然断电,一时间,食客们骂声四起,纷纷起身打算离开。陈明立即联系中和供电所,不到10分钟,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经过排查发现是店内线路老化引起故障,及时进行了处理。虽然供电恢复了,但不少食客还是愤然离去。“到了夏天,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营业的时候突然停电,弄得人家吃饭的心情都没有了。”陈明说起了他的烦恼。 针对夏季负荷攀升、客户用电设施故障停电的情况,中和供电所负责人成昆带领员工,次日就为饭馆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指导店员排查安全隐患。“以后他就是你们的专职电工,有需要就联系他!”成昆拍着片区管理员李光友的肩膀向陈明推荐。 中和供电所对中和场镇所有的小龙虾餐馆实行分片区服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无论是高、低压线路故障还是客户侧故障,抢修恢复供电时间在30分钟内。如今,有了专业“电保姆”,小龙虾餐饮始终充满活力。 上门量身服务,助力精准扶贫 除了餐饮,“钓小龙虾”也渐渐发展为中和镇的一个旅游产业。由于中和镇水资源丰富,环境适宜小龙虾生长,生产出来的小龙虾个头大、肉质好,深受资阳本地及外地消费者的喜爱,许多当地农户纷纷做起小龙虾养殖业。 “杨大哥,最近龙虾还卖得好嘛?” “可以,旺季马上来了,感谢你们的支持!” 5月3日,中和供电所“红细胞”来到中和镇大圣村6社养殖户杨光华家里,为其进行安全用电检查。“你看,你这个电线缠到树上,对地距离太低了,漏保试跳也不灵敏了,要尽快更换。”志愿者郑明亮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向老杨叮嘱。 去年底,老杨跟随周边的村民,加入了小龙虾养殖的行列,将自家的水稻田改造成了两块小龙虾养殖池塘,需要加装一条新线路用于抽水。了解到老杨的需求,中和供电所员工随即到他家里,上门进行设计规划,指导安全用电。 目前,老杨的小龙虾因为个头大,肉质好,绿色养殖,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越来越红火,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大批资阳城区甚至成都的自驾游客带着家人来钓小龙虾,预计今年收入达到3万元。 2015年,中和镇的农网改造工程改造台区达到120余个,覆盖范围达到95%以上。一年的辛勤付出为中和镇的“井井通”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想到这么快就完工了,我今年收入要增加不少!”吴勇是中和镇罗汉村的小龙虾养殖户,并发展到较大规模,主要对口当地的小龙虾餐馆供应,是心缘餐馆老板陈明的主要供应商。 今年年初,吴勇新承包了一片池塘,打算养殖规模再扩大,但局限于台区供电水平,用电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今年3月份,得益于去年大规模农网改造,罗汉村的“井井通”工程率先完工,中和供电所立即安排人员为其进行线路规划,吴勇大规模的抽水和供氧得以实现。(戚骏) 信息来源:国网资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