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重复停电,保障沿线用户的正常用电,今天把多项工作调整到一起作业……”4月15日一大早,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桐子林供电所所长余雍康有条不紊地安排当天的工作任务。 “看来,今天又要‘白+黑’了!”接到派工单后,当班职工没有半句怨言,而是火速整装,兵分多路,向各自作业点奔去。 对于桐子林供电所37名员工来说,以反哺之情,优质、高效服务“三农”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与神圣使命。 全天24小时待命 “叮铃铃、叮铃铃……”清明节早上7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桐子林供电所值班室响起。 “我家停电了……”电话那头传来用户焦虑的声音。 正在吃早餐的罗军,不由分说放下碗筷,带上工具便与同事周显沛往用户家中赶去。 “你们好快哟!”20分钟不到,两名员工便赶到了用户家中。没休息片刻,两人分工合作,找出故障所在,并帮助用户更换了烧坏的开关。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便为该用户恢复了用电。 为保证各种节假日期间供电可靠,桐子林供电所加强值班制度,确保节日期间报修及时处置,保持供电服务“不打烊”。 节假日值班是常态,该供电所通宵鏖战那更是家常便饭。 “你们快来看一下,我们小区一片漆黑……”4月17日20时许,桐子林供电所接到清源小区一位用户故障报修电话,该所立即组织人员排查故障。 “先隔离故障点,改变运行方式,以最快速度恢复新清线正常供电。”确认是10千伏新清线37#杆301开关发生跳闸故障后,该所果断采取措施。 小区恢复供电后,抢修人员冒着大雨继续巡查故障源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是环网柜母线发生故障。 “不好,该设备为开发商建成后移交设备,目前无备品备件!”面对复杂的抢修任务及恶劣的天气环境,抢修人员克服深夜寒冷、饥肠辘辘等重重困难,通宵达旦,连续鏖战20余小时才完成抢修工作,收工之际,抢修人员一身雨水一身泥,个个两眼通红,疲惫不堪。 用心服务每一户 “我们不仅要让电网更‘坚强’,还要让辖区内的用户享受到更方便、快捷、高智能的便民服务。”4月16日,工作人员田龙梅耐心地教一名姓马的女士如何操作掌上川电APP。 “掌上川电APP太实用了,不仅可以随时查询用电量、余额、停电信息,还能通过手机充电费,这样就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持卡购电、来回奔波了,更不用担心没时间交电费而造成家中停电了。”在足不出户体验了一次网上购电后,方便、快捷的用电生活服务让马女士对“掌上川电”APP各项功能称赞不已,立即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广这项新业务。 为加快推进“互联网+供电服务”工作,自网上购电业务开通以来,该所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街头等地,就APP各项功能和便利进行讲解与宣传。同时,现场帮用户注册,开通网上购电功能。 可推广之行一路荆棘。在校学生接受能力倒是挺强,可鲜有操持家务者。而年轻力壮的大多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几乎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即便工作人员连说带画,讲的口干舌燥,许多老人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 年过七旬的空巣老人陈庆芳就因不会操作磁卡而差点因欠费而停电。前段时间,老人的孙女申请办理了“掌上购电”业务,可小姑娘办好后便上了外地去读书,其父亲也于上月离世,从没接触过现代智能技术的俩老人拿着电表IC卡,根本就不知道往哪插卡。 了解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后,该所副所长罗军和罗小峰决定上门服务,两人克服因暴雨灾害道路中断的困难,翻山越岭,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老人陈庆芳家中。 两人先为电表插卡充值,接着对老人家的用电线路、开关插座等进行了安全隐患检查,并为他们更换开关。随后一字一句,反反复复教老人怎么使用电表IC卡,如何网上充值。由于老人耳背,两人扯着嗓门,足足讲解一个多小时,老人才勉强明白操作方法。 鱼水情深一家亲 人心都有一杆称。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用真心、爱心和辛勤汗水,驻守桐子林当好“电力守护神”的供电所职工,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一个推车事件足以见其良好的社会形象。 前不久,桐子林供电所组织人员对近期计划检修工作进行现场查勘,当车行至红果乡路段时,因连续阴雨天气导致路面湿滑,车轮陷进泥泞路面。工作人员多次尝试自救都无济于事,无奈之际,配网组组长闵翱抱着一试的心态打电话向当地的田社长请求救援。 患难之际见真情。挂完电话,田社长便火速招集山下村民赶来救援。因路面过于泥泞湿滑,村民们的车辆无法到达,他们步行近1个小时来到事发地点,与供电所工作人员一起用锄头把车轮下面的稀泥挖了出来,然后找来树枝、石块等在车轮下铺出一条简易道路,因车陷得太深,车辆仍旧未能脱困,村民们忙又用锄头在道路上开挖出了一条深深的牵引槽,足足忙了两个小时后,被陷车辆才总算“爬”了出来。(董方炳 罗军)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