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师傅,今年我们田里的庄稼不愁水喝哟!”5月3日,小麦正处在灌浆期,到处都是一派繁忙。国网梓潼县供电公司文昌供电所生产电工仇林照例来到建新乡建立村进行巡检工作,在地里劳作的村民刘小海一看见他便高兴地说。 建立村共有148户农家,种植农田1145亩,小麦、油菜、水稻是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梓潼县春季升温快,但气温不稳定,且降水量少,每年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季节性缺水曾一度成了村里的麻烦事。 今年55岁的刘小海是土生土长的建立村人,他见识了村里灌溉的“改革”。“之前村里灌溉用水,需要从山顶的水库抽水,山顶距离我们村里又很远,水很长时间都到不了地头,急死人,有时候抽下来的水脏兮兮的,根本没办法用!”说起过去的事情,刘小海十分感慨。 过去建立村仅有两台老变压器,一台30千伏安,一台50千伏安。电压低,100瓦的灯泡光线都不比30瓦灯泡明亮多少,村里的水泵更是无法随时保证正常的抽水工作,村民们只能分时段用水,水泵前经常排起长龙一般的队伍。 2016年,针对这一情况,文昌供电所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的部署和规划下对村庄进行了农网升级改造。村里已经全部实现了“一户一表”,原先两台旧变压器一齐“下岗”,取而代之的是6台100千伏安的新变压器,总容量达600千伏安。同时新建线路10公里,电杆320基。潺潺的清水随着农网升级改造的步伐涌入这个村庄,滋润着一亩亩田地。“这下,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全都跟得上,再也不愁灌溉了。”刘小海说。 除了设备的升级,文昌所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也在为村里的灌溉工作“保驾护航”,供电所多次组织对灌溉供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并且将用电便民服务卡发放到每一户村民手中。同时,结合村民多有收听广播的习惯,文昌所员工通过村村通广播,为广大村民反复播报农村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放眼望去,村里伫立着一排排笔直的水泥电线杆,变压器焕然一新,潺潺的清水涌入绿油油的田里,随处都是农家人的欢歌笑语。(余京懋)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