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小家的“绿色梦想”

发布日期: 2017-05-02

 

  “电能替代是城市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水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必须优先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4月26日,在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后,回到宿舍,小家拿出笔记本,开始总结记录这个月在实习中的体会和感悟,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做准备。

  小家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家住双流区,在离家不远的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就读城市规划专业,目前在云南西双版纳一所规划设计院实习。

天府:小家的“绿色梦想”

  与很多从中西部及北方来到的云南旅游或工作的人一样,小家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和空气。如果要说唯一不同,那就是从刚开始的兴奋、愉悦,小家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时不时都会陷入一些与家乡环境的对比和思考。

  刚开始,在向实习单位的“土著”同事介绍自己家乡时,可能自己对“美景”的标准太高,除了让大家听听就馋嘴的美食和全国第四大空港,小家发现真没什么值得介绍的。特别是环境,想想历年来日益严重的雾霾,再想想一年难得看见几次的的清爽天空,每次一对比,自己就是一阵脸红。

  实习期间,小家在云南走了很多地方,大理、丽江、双廊……每次在“朋友圈”晒出的美景美照,时不时总有个别朋友发来一张家乡天气进行对比,并附上一句:“大规划师,好好学习,学成归来的5年后我要在这边随时照出你那种照片……”之类的话语,让小家哭笑不得。

  虽然这只是朋友间的一些玩笑话,但在小家心中,或者说是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心中,这也是一个关于事业的基本理想。正如以前所学,城市规划的核心是绿色发展,但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实习期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无疑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命题。

  今年春节回家,家人见到归来的女儿总有很多话说不完,从生活到工作。然而就在一次偶然机会,小家开始了一次知道、却很少深入探讨的“电能替代”话题。

  与她进行这个话题的,正是她的母亲——国网双流供电公司一名员工。

  从母亲那她了解到,其实她在上下飞机的那一刻错过了很多“细节”上的变化。原来,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49条登机桥桥载设备于去年投入运行,实现了传统APU的电能替代,预计今年将完成T1航站楼的全面改造,改造完成后,机场每年将节省航油1.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

天府:小家的“绿色梦想”

  也了解到自己日常出行乘坐的公交车,已经在去年换成了电动汽车,目前在双流区这样的电动汽车共有320辆,预计年替代电量约4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51.11万吨。此外,今年双流还将采购400辆新能源公交车,将进一步提升替代电量约300万千瓦时。

  另外,她还了解到,自己离开近半年的母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在2016年完成了新装热泵设备188台,实现22栋宿舍楼的热水供应的气改电工程,年替代电量280万千瓦时,不仅更安全、更环保,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学弟学妹再不用挤公共澡堂了,这让她羡慕不已。

  ……

  或许是实习以后养成的“职业病”,也或许是家乡环境对比中埋下的“心病”,电能替代这个一话题似乎打开了一扇窗户,以前高中时期坚持声称对电不感兴趣,坚决不报考电专业的小家却在这次向母亲请教了很多有关于电的问题。

  大到水力发电和电网传输,政府、供电企业在“电能替代”这场绿色发展攻坚战中各自履行的什么职责,小到充电桩的建设、气改电之后的无火火锅……这一天母女俩谈了很多,小家也感觉收获了很多,不只对电能替代对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母亲所在的供电企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为家乡在环境治理和绿色家园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效感到由衷的喜悦。

  假期总是短暂,临行前小家还专门邀约好友,乘坐电动公交来到郊外,通过路旁租用的共享单车,在双流郊区的新农村小道上开展了一次别有韵味的绿色体验,晚上还专门去品尝了一次无火火锅。这次,小家和朋友玩的吃的尤其尽兴。

  “相信今后的家乡环境不会比这里差。”合上笔记本,望着宿舍窗外的蓝天白云和鸟语花香,想到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小家的心中也完整勾勒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绿色”梦想。(兰小伟 杨月红)

        信息来源: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