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蒋科,是在堪称四川电网“大脑”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调控大厅。他坐在偌大的大厅中央,面前是一块几十平米大小的电子屏,屏幕上点面结合、线条交错,即时呈现着全省电网运行状态。他身前是一张由五六台电脑组成的办公桌,每台电脑同时打开着几个程序,他不时翻看着电脑页面,随后抬头看看电子屏,偶尔又拿着资料和同事轻声细语几句,即刻,他下达一条条指令。这些指令,直接影响着一条线路乃至一个区域的电力供给。笔者请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工作,他淡定自若地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份自信,来源于蒋科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有同事说,他把四川省220千伏及以上的线路、变电站、发电厂全都装进脑袋里,哪条线路、哪个站出了问题,他能即时通过自身程序检索处理方案。对此,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国网四川电力调控中心的硕士研究生朱童在工作中有着切身感受:“有事找‘科哥’,包你满意。” “强迫症”是这样炼出来的 翻看蒋科的履历,“80”后的他2009年才走出象牙塔踏上工作岗位,短短8年间从学徒成长为调控值班长,火速完成了“菜鸟”到“专家”的完美蜕变。期间,各项荣誉加身,2013年评为省公司本部优秀员工;省公司第三期“双千人才”;实用化案例获选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调控机构最佳案例…… 谈到工作经验,蒋科说惟有“仔细”二字。如果把调度比作电网大脑,作为调度员,职责是既要当好保姆又要当好医生。平时当好保姆做好电网保健工作,如遇突发情况,就得变身医生,处理故障必须稳、准、狠。因为,国网四川调控电力中心管理着220千伏及以上的骨干网架上百条,不允许出一点纰漏,一旦出现误判,后果不堪设想。 近期气温不高不低,正是电网春检的黄金期。再加上天干物燥极易引发山火,威胁着线路安全,随时可能造成线路跳闸。这段期间,蒋科的工作异常忙碌,停送指令不断。“强迫症”就是在这种高压状态下炼出来的。每个方案反复核对,每个指令反复确认,生怕出一点儿错。 如今,蒋科还带了两个徒弟,徒弟王玺和朱童天天跟着老师倒班,对老师的感触就是“严”,“强迫症”每天在老师身上完美呈现。老师要求徒弟画电网接线图,而且每天画一张,目的是让徒弟们对电网接线图烂熟于心,处理问题游刃有余。 引领智能调度填补省内空白 调度工作需要全天24小时值守,调度员们采取五班三倒的形式轮流值守,干了调度员这个工作便注定了常年无周末、无节假日的生活。而蒋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挑起大梁,牵头担负起省调在线安全分析工作,带领在线安全分析实施小组深入机房、排查数据、分析计算,同业对标指标逐年提升,扭转了该指标原来处于国网C段末位的不利局面。通过努力,2015年省公司该项指标位居国网公司A段。 何为在线安全分析,蒋科说这是一套软件系统,可实时分析电网健康状态,起到告警、预警的作用。在电网发生事故时,可以给调度员一些辅助性的决策。为规范省调在线安全分析工作管理,蒋科起草编写了《四川电网在线安全分析工作管理规定》,填补了在线安全分析管理制度上的空白,助力向智能调度方向健康发展。 此外,蒋科负责的国家电网调度中心面向未来态电网“在线趋势分析”试点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开展趋势分析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决策参考,受到国调中心肯定和好评。如今,蒋科又接受了一项新挑战,省公司获得2017年国调中心“国分省日内计划调整一体化安全校核”省调层面独家试点机会,他又向着新的目标前进。(陈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