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邱中华:银色“蜘蛛侠”

发布日期: 2017-04-28

 

  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精明和干练,这是国网四川检修公司输检中心带电作业一班副班长邱中华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先后荣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秀技能人才”、中电联“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2016年被评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

  邱中华和带电作业团队承担着四川境内15000多千米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消缺和故障处理工作,致力于超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流程优化及装备研发革新,多次填补川内带电作业技术空白。截至今年4月,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开展带电作业611次,消除严重缺陷112项,多供电9.67亿千瓦时,给国家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

  【劳模风采】邱中华:银色“蜘蛛侠”

   集腋成裘   5年成长为技术骨干

  “带电作业就是在高压线路不停电的状态下,在高空处理缺陷工作。”邱中华说,在大学期间,他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穿上银色屏蔽服,像“蜘蛛侠”一样在银线上大显身手,征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

    为使刚出校门的邱中华少走些弯路,师傅饶建彬可没少劳心费力。在师傅的耐心教导下,邱中华给自己制定计划,一天掌握一个技术要领,一点一滴积累着带电作业知识。5年下来,邱中华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专业技能业务知识,操作技术也日趋成熟。为了提高技能,他辗转于北京、山东等地学习带电作业技术,带回了宝贵经验,很快就成为了国网四川检修公司的骨干力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银色“蜘蛛侠”。

  变身“网红”  实现世界级零突破

     今年2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春节期间邱中华和他的团队用等电位作业方式,在海拔3100米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大箐梁子,成功完成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68号塔带电处理缺陷的事迹。邱中华和他的团队因此走红,被网友们称为“银色蜘蛛侠”。

    当天晚上,邱中华的父母正好看到新闻联播播出邱中华进入等电位的镜头后,立即给他打电话:“华儿啊,你不是说你的工作就是巡线吗,怎么干上带电作业了,好危险呀,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春节期间,大箐梁子极I线68号塔1号引流线夹螺栓松动,±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如果不及时检修,极有可能影响华东电网的运行。

  大年初一上午,邱中华与他的团队从雅安境内的牛背山赶往200公里之外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大箐梁子进行现场查勘,利用数据建模进行现场模拟分析,精心制定此次带电作业方案。

  第二天,邱中华作为塔上作业人员,穿上用铜丝和衣料纤维制成的屏蔽服,爬上了60多米高的铁塔。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松动的螺栓终于拧紧,故障成功排除,虽然是冬天,但包裹在屏蔽服里的邱中华早已汗流浃背。邱中华与他作业的团队成功实现了我国特高压带电作业在高海拔地区零的突破,填补了世界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空白。  

  技术达人 书写新辉煌

     日常工作中,邱中华好学多思,不满足于简单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经常琢磨“如何提升效率?如何安全的完成任务?”工作中发现问题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看到中间电位电工弯腰在高空摘挂工器具的时候,他想到利用杠杆原理将摘挂点进行转移,保证高空作业安全;看到绳结绑扎绝缘子容易松脱时,他想到利用绝缘子钢脚结构制造吊钩,提升安全工作质效。

  2012年3月,经过层层选拔,工作不到2年的邱中华参加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竞赛训练。训练期间,他参与了几项工器具的改进,其中主要参与研制的“绝缘子金属吊钩”获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专利奖。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邱中华勇挑重担,参与筹建公司“超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及装备研发重点实验室”,此后一直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实验室课题研发、技术攻关。

  500千伏中间电位法带电更换耐张单片绝缘子受力支架、更换V绝缘子串的前端卡、绝缘子拔销器、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数年来,邱中华和同伴们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的反复实践,一件件实用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应运而生,一项项课题研发成果成为实验室人员闪亮的“名片”。

  几年来,邱中华和实验室人员取得累累硕果,共计获得实用新型技术国家专利11项,其中“更换V型绝缘子串的前端卡”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二等奖、四川省总工会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十大优秀成果”;《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研究》获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5年工人技术创新一等奖……

  “技术创新并不是多么高深的事情,只要用心,工作生活中多留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善言辞的邱中华说。(王志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