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一如既往的艳阳高照。迤沙拉村坐落在一块盆地的山丘陵,村子里的房屋不同于普通的彝家山寨,多为红墙青瓦,高瓴飞檐,院院相邻,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没走过两三次的人都会迷路。 而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像“蓝精灵”一样娴熟地穿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开展电力设施巡查和检修工作,村民们见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确保用电安全最重要,志愿者们经常来帮助我们。”迤沙拉村村委会主任毛崇高说,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和“三线阳光”志愿服务队将“电力送温暖”带到了迤沙拉村,党员服务队为村民检修供电线路和用电设施。 据了解,2016年4月,在攀枝花市文明委开展的第一轮“以城带乡结对共建”主题创建活动中,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与该村一起开展文明结对共建工作。 “现在用电完全没问题,但用电安全很重要。”国网攀枝花市仁和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黄洪介绍,迤沙拉村地处川滇交界处,主要居住里颇彝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居住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文明村镇。迤沙拉村房屋纵横交错,连片都是墙瓦和木质建筑,防火工作尤为重要。 “大热天的,他们日常检查和维护就很辛苦了,还通过用电安全动画Flash课件,在村部文化活动室给大家讲解家庭安全用电常识、电器火灾的预防、防触电知识以及触电急救等方面的知识,真的很感谢!”毛崇高说。 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在文明共建中发挥自身优势?这是早在6年前就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多次深入迤沙拉村,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公司详细了解村民的思想文化生活状态、村容村貌、生产情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等,共同确定了文明共建的蓝图。 结对共建中,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不仅仅停留于电力服务的结对共建,还与迤沙拉村共同组织丰富的文艺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感受文明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 夕阳西下,在迤沙拉村的文化广场上,音乐响起来时,当地群众自然而然地拉手成圈,村民与电力员工在《我们是明亮的电网人》歌曲的旋律下欢快地跳起了达体舞。(王鑫 杨国梁/ 文 任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