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一早,国网四川电力(达州)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将两捆水管装上车后,便向通川区复兴镇岩峰村驶去。 今年春耕时节,党员服务队在开展服务“三农”活动时,看到年迈的留守老人一次挑半桶水气喘吁吁,还要爬坡上坎,回来后立即向国网达州供电公司汇报,准备帮助村民解决用水困难。 汽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半个小时后到达岩峰水库。岩峰村村委会主任陈正川和村民已经等候在那里。陈主任上前拉住何涌的手:“你们来了就好了,5组47户村民再也不用挑水吃了。” 岩峰村5组地处海拔较高的张家山,山上的村民日常生活用水需要从距离1500多米的山下水库抽到蓄水池,然后再通过水管引流到各自家中。由于抽水管距离长、扬程高,加之日常管理不善,水管裂口较多,待山下的水抽到山上时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水管抽不上来水,村民平常生活就只有靠挑水。从水源地到家有100多米远,而且全是上坡路,村民多是年纪较大的留守老人,每次也不能挑太多。缺水的这段时间里,洗脸只能用湿毛巾抹一下,剩下的水还要留着喂牲口,一点也不敢浪费。”岩峰村5组的刘中英说起这段挑水吃的日子简直是苦不堪言。 一到现场,村民便主动帮忙搬运水管,大家开始分头忙碌起来。 由于水管较长,需要一段一段找到裂口后重新制作接头修复。队员李兵和田祥云负责在前面排查裂口,每找到一处就标上记号,何涌和苟平则负责在后面修补。四个小时后,才将裂口全部修复完毕。随后,大家对抽水房的供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 “合闸抽水!”,随着马达的轰鸣,一股清澈的水流从水管喷射而出。 “水来了,水来了!”望着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岩峰村5组77岁的张明育老人兴奋地说道。 “下雨天吃屋檐水,天晴挑水吃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陈正川说。 自2012年开始,国网四川电力(达州)共产党员服务队党支部与岩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以后,每年都义务为岩峰村村民检修线路,为养殖户送农技资料,普及用电安全知识。(王鸿基) 信息来源:国网达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