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幸福像花儿一样

发布日期: 2017-03-23

 

  “感谢供电部门鼓励我们种植香椿啊,不然哪有这些收成哦!”家住石鼓村3组的唐明福一边采收椿芽一边说道。3月20日,他共采摘了40斤椿芽,以每斤15元的价格卖给商贩,共卖了600元。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title

  眼下,正是达州市达川区大滩镇石鼓村收获的季节,随着村里产业基地的椿芽大量上市,这里的村民每天都要忙着采收鲜嫩的椿芽。

  自2015年4月开始,国网达州市新桥供电公司对石鼓村实施精准扶贫,通过选派“驻村书记”,对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大力支持村民种植香椿树、脆红李等果树产业,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扶贫先扶精气神

 

  起初,最让国网达州市新桥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王德文感到头疼的不是帮扶项目和技术的问题,而是有些村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

  “房前屋后生活垃圾遍地,污水乱流,人进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连自家卫生都懒得打整,一开始上去就要他们脱贫致富,谈何容易啊!”王德文说。于是,驻村帮扶工作组进村第一天,就召集村民开会,从改善村容村貌、卫生习惯,提升文明新村建设入手,帮肋村民先扶起精气神来。

  “没有鸡粪、羊粪就不是农村,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和你扶贫工作有啥关系。”刚开始,村民们质疑声不断,说是来扶贫,却天天叫人打扫卫生,很多村民表示不理解。

  养成好习惯,形好好风气,才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面对村民的质疑,驻村帮扶人员在对贫困户走访时,积极开展宣传引导,转变村民思想观念。要求村干部带头做好示范,然后督促村民,从房前屋后生活垃圾清扫、家庭环境改善开始,对自家卫生整治不好的,在村委会公示栏贴上“不清洁家庭”进行公示,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提升村民的精气神。

  通过驻村帮扶人员多次上门和贫困户沟通交流,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精准扶贫暖人心

 

  “自从新桥供电公司结对帮扶以来,为我们村在种、养业等项目上提供了大力支持,为贫困村民致富带来希望,村民的日子大有盼头了。”石鼓村党支部书记夏先平说。

  title

  石鼓村共有贫困户63户,国网达州市新桥供电公司在开展帮扶工作中,通过驻村帮扶人员走访,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结合贫困户现状,量身制定帮扶方案,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石鼓村7组贫困户丁碌山的妻子离家出走了。30多岁的他每天除了到镇上跑摩托车挣点零用钱就无所事事,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帮扶人员为他送去了30只鸡苗和600斤化肥,鼓励他从养殖做起。担心鸡苗成活率较低,帮扶人员就专门联系畜牧站技术人员为他讲授养殖技术。2016年,仅出售土鸡他家就实现增收2600多元。丁碌山感叹:“现在辛苦一年能看到钱了,再苦再累也值得!”

  title

  2015至2016年,在帮扶石鼓村过程中,国网达州市新桥供电公司共送去37吨化肥、1500余只鸡、鸭苗。仅此一项,贫困户就实现户人均增收1600余元。同时,驻村帮扶人员还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果树种植。目前,100亩脆红李和320亩香椿已形成规模,香椿芽已在今年大量上市,经济效益良好。该公司领导和红杜鹃志愿队员还与贫困户结成亲戚,定期上门看望,捐款捐物。截至2016年12月底,石鼓村贫困户从当初的63户减少到34户,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从人均1700元提升到3200元。2016年,新桥供电公司被达川区人民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工作“十佳帮扶企业”称号。(王鸿基)

  信息来源:国网达州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