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用爱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发布日期: 2017-02-15

 

  情人节来临之际,一篇名为《她与他的第25个情人节》的文章在微信中流传开来,其中主人公罗艳和丈夫钟志甜蜜的爱情故事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让千万人感动不已,有网友评论称自己再一次相信了爱情。这个曾获得“四川省最美家庭”称号的三口之家再一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员工罗艳被绵阳市评为“2015年度十大最美绵阳人”。今年44岁的她在丈夫因公致残,左臂高位截瘫,右手功能性障碍的情况下,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屈服,咬紧牙关,毅然决然地撑起一个家,还在单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奉献,并多次各项荣誉。

  这样一个平凡的女性,却在自己的空间里,做出了如此不平凡的成绩。让我们走近她,感受她的力量与源泉。

绵阳:用爱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他是我的英雄

  “他是我的英雄。”尽管时隔多年,当别人问起罗艳与丈夫钟志相识相知的缘由时,她总会回答这句话,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自豪的神色。

  1992年,19岁的罗艳还是绵阳市中心医院一个年轻的小护士,彼时的她,仅仅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不识人间疾苦,直到有一天,病房里住进了一个特殊的病人,让她的生命里从此充溢着别样的色彩。

  由于意外受伤,21岁的钟志左手完全被烧焦,大动脉破裂流血不止,伤势严重的他被医院连下七次病危通知书。经过不断地抢救,他苏醒了过来,但是却永远地失去了左臂。

  再次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告知钟志,手术不能进行麻醉,否则会造成食物倒灌堵塞气管。在那个危机的情况下,他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不麻醉,直接截肢。

  当时在场的罗艳,被这一幕震惊了:这个年轻的男人,在没有麻醉的状态下,亲眼看着电锯一点点锯掉自己的骨肉,听着嘎嘎的电锯声音,豆大的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渗出,一滴滴滚落下来,揪紧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在住院恢复期间,尽管行动不便,甚至大小便都需要他人协助,但是钟志一直不停地给身边的人讲笑话,逗父母开心,每天都乐呵呵的。这一切罗艳都看在眼里,她被这个乐观、开朗而又富有孝心的人感染了,第一次萌发了想要照顾这个陌生男人的念头。

  爱情的美好,或许就在于用陪伴将一个人的孤单变成两个人共同的勇敢。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罗艳陪着钟志度过,两个人朝夕相处,爱情在两个人心中萌发。

  而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开始,就饱受世俗异样的眼光:父母反对、亲友劝阻、邻里嘲笑……当得知女儿爱上一个残疾人时,罗艳的父母坚决反对,甚至发动了一些朋友和同事来劝罗艳,各种压力一时之间接踵而来,但是这些。罗艳都默默忍受着。

  很快,钟志就知道了罗艳的压力,为了不让罗艳受苦,他提出了分手,希望罗艳可以找到更好的人,能有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被自己所拖累。然而罗艳并不接受,并且她坚定地告诉钟志自己的想法,她的爱让钟志深受感动,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找到比罗艳更爱自己的人了,分手对他来说,将是比失去手臂更加痛苦和遗憾的事实,两个幸福的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为了你我愿意

  1993年,绵阳市的一家酒店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婚礼:如花似玉,正当妙龄的新娘罗艳,挽着同样年轻的新郎钟志,但身着结婚礼服的新郎,左臂的袖管却空荡荡的,意外的受伤让他永远失去了一只手臂......婚礼现场,女方家里,除了新娘的一位表姐,并没有别的宾客,好多桌椅都是空的,碗筷和饭菜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但是,年轻的夫妻俩还是坚持微笑着办完了婚礼。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罗艳抑制不住内心的苦楚,趴在桌上痛哭起来,不善言语的钟志看着哭泣的妻子,心疼不已,用仅剩的一只手臂紧紧地抱住罗艳,而罗艳为了不让公婆听见自己的哭声,用力咬住了钟志的衣袖,给钟志的手上留下了一道印痕。看着为自己受委屈的妻子,钟志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她幸福。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婚礼上的海誓山盟早已渗入进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每一天里:婚后罗艳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辞去了心爱的护士工作,不断废寝忘食地学习以后,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他们依旧会手牵手去散步、买菜,平日里在家,两个人抢着做家务。

  在得知罗艳的大学梦时,为了让她安心复习,钟志主动揽过了家务活。那个时候家里一半多的家务活都落在了钟志和罗艳婆婆身上,婆婆难免会有意见,钟志一边支持妻子学习,一边替老婆做自己母亲的思想工作。渐渐的,罗艳觉察出了婆婆的不满,也心疼行动不便的丈夫为了自己如此辛苦,于是常常学习到半夜,趁家人都入睡后,一个人默默地做完当天的家务。有一个冬夜,婆婆半夜起来上洗手间的时候,看到罗艳正蹲在卫生间里洗家人的脏衣服,一双手在水里浸得通红,婆婆见此情景,拉住罗艳的手,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从此以后,逢人便夸自己有一个好儿媳。

  敬业的罗艳在工作中十分努力,经常主动加班,最晚的时候加班到凌晨三点,钟志就用实际行动支持她,每每遇到罗艳加班,钟志都不惧风雨地送饭给她,有一次罗艳加班到很晚,钟志为了让她第一时间吃上热菜饭,用单位的微波炉打热了三次,一直保持着饭菜的温度。直到罗艳忙完才想起丈夫还在等着自己,当她知道丈夫三次打热饭菜时,感动不已,含泪吃完了饭菜,钟志则在一旁打趣她,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走廊。

  “我加班的时候,无论多晚,他都会来接我,陪着我。”说起这些点点滴滴,罗艳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少女般的甜蜜。无数个日子里,罗艳加班,钟志就在公司门口等她,没有一丝不耐烦地,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钟志还常常单手骑车接她加班晚归,绵阳的冬天,天早早的就黑了,钟志经常就等在公司楼下,用仅剩的一只手臂捂着嘴哈气,时不时地跺跺脚,尽可能让自己暖和起来,以便载妻子骑车回去的时候手脚能灵活一点。

  就这样,即使生活充满艰难险阻,两个人一直相互理解、包容彼此,乐观坚强的态度让他们将生活经营得幸福美满。

绵阳:用爱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风雨后见彩虹

  1994年,罗艳夫妇的女儿钟蕊霜降生,女儿天真烂漫的笑容和丈夫乐观的态度成了罗艳的一大动力。“言传身教”四个字,是他们培养女儿的不二法则,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女儿成人成才。无数个夜晚,下班以后的罗艳依旧忙着学习:考本科、考职称、学习制作网页等等,她和女儿一人一个房间,各自刻苦地学习,罗艳从初始的中专学历,到现在本科毕业,通过了全国中级职称考试,每年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工作。数十本纸张已经微微有些泛黄的笔记本上,工整的字迹,分门别类地记录着多年以来罗艳在学习各种科目时关键的知识点、重难点,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也为女儿后来的读书生涯提供了参考。

  “我父母一开始是极其反对的,连婚礼都没有来参加。那时候我们就想尽了办法去做和他们心平气和地谈心,取得他们的成全。每个月无论再怎么忙,我们两口子都会带上礼物回三台老家看望他们,主动帮他们做家务事。这是我们俩立下的规矩。”一年又一年,罗艳的父母看着钟志忙前忙后地帮忙做家务;看着钟志尽管行动不便,但从未怨天尤人,反而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帮助和鼓励弱势群体;看着钟志多年以来,一如既往地如结婚之前所承诺的那样去照顾和疼爱罗艳;看着罗艳脸上随时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神情;看着两个人从刚结婚时的一无所有,渐渐地通过自食其力,住上了新房,买了车,日子渐渐地红火起来;看着两个人共同努力,将女儿教育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时......老两口渐渐地放心了。慢慢地,罗艳父母开始接受钟志,罗艳夫妇心目中最大的那个梗,终于迎来了消融的机会,一家人其乐融融,这让罗艳更加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个历经风雨的大家庭终于迎来了彼此的温暖,随后的日子,时常可见四个老人一同出游,父母病榻,有他和她的身影……

  经历风雨,总会见彩虹。这对历经生活磨难的夫妻,不仅在爱情中收获了幸福,更让他们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丈夫的支持,让罗艳在工作岗位上尽展风采,2016年撰写专业论文获得表彰;凭借勤奋和好学,罗艳曾先后51次获得市区级先进工作者、“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曾15次获得了绵阳市的表彰;在家庭的关爱下,女儿茁壮成长,德才兼备,考入重庆大学,后又获得了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公派留学,并取得了到上海交通大学直接攻读博士的通知书。同时,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伸出友爱之手,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这句话是罗艳夫妇平日里的处事态度。现在涪城区办事处残联担任理事长的钟志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把爱心奉献给残疾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每逢休息,一家人总是忙碌在社区里,他们是所有老人的“儿女”,是留守孩子的“爸妈”,是残障人士的“依靠”……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对夫妻,全市“和谐文明家庭”、“四川省最美家庭”等荣誉也在一直鼓励他们前行……

  罗艳、钟志,这对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辛勤工作的平凡夫妻,用他们涓涓细流的爱情,告诉了我们爱情的真谛,也让我们收获了温情和感动。(余京懋)

  信息来源:国网绵阳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