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了清洁风能 他们在“霾”中挺立

发布日期: 2017-01-25

 

  “戈壁茫茫浩无边,柳沟煤沙随风卷。忽如寒鸦千万点,十面‘霾’伏遮望眼。” 这是成都供电公司±800千伏祁连(酒泉)换流站大件运输现场员工们调侃柳沟装卸现场环境的小诗。

  在这片已零下20度的茫茫戈壁滩上,甘肃瓜州柳沟火车站周围早已人迹罕至,不见一只飞鸟,空旷而又苍凉。唯一的“热闹”,就是当新一批换流变到货装卸的时候。

  这不,1月19日上午9时,“货”到了。

成都:“黑霾”之下

  

成都:“黑霾”之下

  只听刺骨的西风呼啸而过,又狠命扑打在汽车玻璃窗上。车子一身的尘土可禁不住这冲撞,唰唰往下掉。伴随五级大风,地上黑漆漆的煤灰,纷纷扬扬上了天,把空中飞舞的雪花染成了墨黑。雪与煤灰一道,顷刻间铺满了天地,人在其中,早已不知所踪。而运输车所过之处,更是腾起一股浓浓的煤尘和黑烟,为这“黑霾”再添几分浓稠。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群身着加厚军绿色工装、头戴“雷锋帽”的人们穿梭其间,洁白的加厚劳保手套已被煤灰染得漆黑。而人,也都成了“黑人”,若不靠近仔细辨别,几乎谁也认不出谁,只能看见偶尔露出的一口白牙和还在转动的眼珠子。

  这群人就是成都供电公司±800千伏祁连(酒泉)换流站大件运输现场的员工们,他们来自成都公司所属四川电力运输公司。这支“特种部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川电铁军”中“铁军”。

成都:“黑霾”之下

  

成都:“黑霾”之下

  “队长,冰天雪地的冻了一夜,装卸超高压泵站和液压平板车的液压泵站,都冻住了!还有35#柴油、牵引车冷却液、32号低温液压油也全都冻起了,运输车发动机都打不燃了哟!”

  “你们分两组:朱光平拿炭炉,负责回暖平板车;李洪国拿喷灯,负责超高压泵站,把火生起,烘烤保护设备。两个组都顺便也就检查下液压平板车、吊车等车子的状况,备好备用轮胎、顶线杆、除冰盐这些东西,提前把起运准备做好。”只听人群里一个沉稳的声音细细做着“交代”。

  这个人是这支“特种部队”的领队李剑,他身穿红色防风服、头戴毛线帽,像个旋转的陀螺般,在场子里来来回回“转圈”,手里的电话也一直响个不停。

  是的,现场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在他那里集中,等待他一个个去“化解”。在他冷静而有力的指挥下,安全交底、接货、对位、装车、起运……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成都:“黑霾”之下

  据李剑介绍,在西北戈壁滩上的冰天雪地上开展工作,难度相当大,对川电运输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挑战。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现在已进入最冷的季节,极寒天气导致车辆发动机打不燃,加之道路结冰打滑,运输安全保障难度加大,车辆运维成本比平常增加约30%。目前已累计报废16条轮胎,3方装卸枕木,磨坏300余双劳保手套。更特殊的是,运输起点柳沟火车站8线正好处于一条装煤专线上,尽管采取了发放防风镜、围脖等很多防范措施,但在装卸过程中,大伙儿还是吸了不少煤尘“重霾”。

  “不过,兄弟伙们都无怨无悔。想到大西北的清洁风能,通过我们正在运输的这些‘庞然大物’,很快就能传遍华中片区。就算在冰天雪地里,多吸点‘霾’,多摔几次跤,多流几次鼻血,多冻出几条‘口子’,也值!”这是李剑的话,更是现场“铁军”实打实的行动。

  截至19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酒泉换流站大件运输进入第6批次,完成运输总重量达6070吨,累计往返安全行驶1435千米。(陈红梅)

  信息来源:国网成都供电公司

 

相关链接